當這個世界開始有了天和地之後,高和低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而當高和低出現之後,對比也就出現了。
天地有高低,雲泥有高低,日月山水有高低,做人也有高低。
不負責任一點的說:在古往今來的人類社會之中,富人高而窮人低。
這個矛盾打從人類出現開始,就沒有能夠被消除甚至削減過。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貧富之間的差距,甚至到了號稱高文明社會的現在,也依然是一道任何經濟學家都無法解決的鴻溝。
哦,忘了說了,現在是聯邦曆3008年,是這個星球上的人們在此間存活的第三千個年頭。在此之前,這片星球上的原住民們並沒有見過這些移民兼侵略者們。
總而言之,在三千零八年前的這個時候,從遙遠地方來到這個星球上的人類侵略者們,強行霸占了這個星球,在趕走和屠殺原住民的同時,他們在這裏定居並繁衍了下來。而這個星球的名字,也被某些有著懷舊情懷的人們戲稱為——地球。至於以前那個叫做地球的地方,鬼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呢。
言而總之,擁有著地球文明的人們,在這個新的地球上繼續著他們的文明。隻不過,新地方終究是有新地方的無法改變的特性的。經過這些年的磨合和適應,聯邦人終於是在一千年前完全適應了這裏。並開始在星球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延伸新的文明。
與聯邦人的上一個地球家園相比,這個新地球上的陸地麵積占了星球總麵積的三分之二,其餘的三分之一,則被海洋所占據。而在這三分之二的陸地麵積之中,其中又有五分之一是人類無法居住的。而剩下來的那五分之四,則被聯邦政府從北至南分成了大大小小八個區。每個區域大小不同,劃疆域而治。其中,有三個貧民區,兩個平民區,兩個上層區,以及一個階級區。
從地圖上看,整個大陸板塊從上至下,從北至南,呈金字塔狀。最頂端也是最偏北的地方是人類無法居住的三分之一區域。從那裏往下,則分別是一個貧民區,平民區,上層區,階級區,上層區,平民區,以及最後兩個貧民區。
聯邦人口五十億,其中有三十億居住在貧民區。其餘的二十億,則以三比一的比例,分布在其餘的五個區域之中。
泥沼區,是聯邦三大貧民區中最出名的一個。
說出名,並不是因為它的人均收入低到個位數,也不是因為它的人口總數超過十二億,當然更不是因為它的治安最差,或者是地理位置最偏北,距離那些“非人類”生物最近。
而是因為它的房價。或者說,它的地價。
如果說聯邦上層區的星華區和梨落區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而聯邦的階級區雲讓區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地方的話,那麼聯邦的第一貧民區泥沼區,就是寸土千金,有命也買不到的地方!
它昂貴的地價,是整個聯邦之最!
一個人均收入不過個位數的貧民區,卻擁有者整個聯邦最昂貴的地價水平!這樣的情況,縱觀以前的所有人類曆史,都未曾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