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微微點頭,跟著姬弘走進了宮門。周王宮的建築宏偉壯觀,高大的殿宇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嚴。重耳心中不禁感慨,周王室雖已衰落,但依然保持著天下的尊嚴。
姬弘帶著重耳穿過重重宮門,來到了周王的正殿。周王姬胡站在殿中央,身著龍袍,麵容威嚴。他見到重耳,微微點了點頭:“重耳公子,遠道而來,有何貴幹?”
重耳跪拜在地,恭敬地說道:“臣重耳,因晉國內亂,被迫流亡。特來朝拜周王,懇請周王念在同宗同源的情分上,給予庇護。”
周王姬胡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一絲憐憫:“重耳公子,晉國內亂,實乃不幸。不過,周王室如今自身難保,恐怕難以給予太多幫助。”
重耳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周王,臣雖流亡,但心懷複國之誌。若能得周王支持,臣必當感恩戴德,他日若能重返晉國,定當厚報周王室。”
周王姬胡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重耳公子,你的誌向令人欽佩。不過,周王室如今勢弱,難以直接插手諸侯之事。不過,我可以為你提供暫時的庇護,讓你在洛邑安身立命。至於其他,還需你自行謀劃。”
重耳心中雖有些失望,但知道周王室的處境,也不便強求。他連忙謝道:“多謝周王恩典,臣感激不盡。”
周王姬胡點了點頭,然後吩咐姬弘:“弘兒,你帶重耳公子去安排住處,好生款待。”
姬弘應了一聲,帶著重耳離開了正殿。重耳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周王室的庇護隻是一個開始,他真正的複國之路,才剛剛起步。
姬弘帶著重耳來到了周王宮的賓客院落。這裏環境清幽,是專為來訪的諸侯和賓客準備的。姬弘為重耳安排了一間雅致的房間,然後說道:“公子,這裏環境清幽,適合靜養。若有需要,盡管吩咐。”
重耳點了點頭,心中對姬弘的安排頗為滿意。他走進房間,環顧四周,隻見房間布置得古樸典雅,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典籍。重耳心中一動,或許在這裏,他可以好好謀劃自己的未來。
當晚,姬弘特意為重耳舉辦了一場小型的宴席。宴席上,除了周王室的官員外,還邀請了幾位洛邑的學者。子墨也在其中,他見到重耳,微微一笑,算是打了個招呼。
“重耳公子,晉國之事,想必你心中已有定計。”子墨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
重耳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堅毅:“晉國之事,雖複雜難解,但我心中已有幾分打算。晉國雖亂,但根基仍在。若能得賢士相助,我必能東山再起。”
子墨點了點頭,心中對重耳的誌向頗為讚賞。他知道,重耳若能複國,或許能為天下帶來一絲轉機。
“公子,洛邑雖為都城,但如今局勢複雜。公子在此,還需謹慎行事。”姬弘提醒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關切。
重耳點了點頭:“多謝姬大人提醒,重耳心中有數。”
宴席散去,重耳回到房間,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洛邑雖為都城,但如今局勢複雜,諸侯割據,戰亂頻仍。他若想複國,必須謹慎行事,尋找機會。
第二天一早,重耳剛起床,便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他打開門,隻見幾名衛兵正攔著一個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那男子滿臉怒氣,大聲喊道:“我是晉國大夫狐毛,特來見重耳公子,你們怎敢阻攔?”
重耳心中一驚,連忙走出房間:“狐大夫,是我在此,快請進來。”
狐毛見到重耳,連忙行禮:“公子,您可安好?”
重耳點了點頭:“我在此安好,狐大夫,你為何來此?”
狐毛歎了口氣:“公子,晉國內亂,您的親信們都在四處尋找您的下落。我得知您在洛邑,便立刻趕來。公子,晉國如今局勢混亂,您若不盡快返回,晉國將陷入更大的危機。”
重耳心中一震,他知道,狐毛所言不虛。晉國的局勢,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他若不盡快返回,晉國或許將被其他諸侯吞並。
“狐大夫,你先在此休息,我這就去見周王,請求他的支持。”重耳沉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絕。
狐毛點了點頭,心中對重耳的決斷頗為讚賞。
重耳再次來到周王宮,見到周王姬胡。他跪拜在地,語氣急切:“周王,晉國內亂,臣若不盡快返回,晉國將陷入更大的危機。懇請周王念在同宗同源的情分上,借臣一隊兵馬,助臣返回晉國。”
周王姬胡微微皺眉,沉吟片刻後說道:“重耳公子,周王室如今勢弱,難以直接插手諸侯之事。不過,我可以為你提供一些物資和馬匹,助你返回晉國。至於兵馬,實在難以提供。”
重耳心中雖有些失望,但知道周王室的難處,也不便強求。他連忙謝道:“多謝周王恩典,臣感激不盡。”
周王姬胡點了點頭,然後吩咐姬弘:“弘兒,你帶重耳公子去準備物資和馬匹。”
姬弘應了一聲,帶著重耳離開了正殿。重耳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周王室的支持雖有限,但已足夠他返回晉國。他真正的複國之路,才剛剛起步。
幾天後,重耳帶著狐毛和幾名隨從,以及周王室提供的物資和馬匹,離開了洛邑。他心中雖有不舍,但知道,他的使命在晉國,他的未來也在晉國。
重耳離開洛邑的那天,天空中飄著細雨,淅淅瀝瀝地灑在古老的城牆上。洛邑的街道上行人稀少,隻有偶爾幾輛馬車匆匆而過。周王宮的側門緩緩打開,重耳帶著隨從們騎馬而出,消失在細雨蒙蒙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