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題型當中,一般分為三類,基礎題、技巧題和變通題,基礎題不用說,就是考察你們的基礎知識,通過一段時間的鞏固學習,同學們也是很好地掌握了基礎知識,我相信基礎題對現在的你們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所謂技巧題也就是試卷的壓軸題,這種題較難而綜合運用比較強,這是高考的拉開分差的關卡,這種我在以後的做題當中,我會一一地給大家講解做題方法和和思路,我今天要說的重點就是這個變通型的題,所謂變通就是要思路靈活多變,這種題通常用好幾種方法去求解,鍛煉你們的逆勢思維和細心程度,但方法與方法之間又有著天差地別,這種差別不僅體現在計算量的難易和大小,還會對你的心裏防線產生重大影響,變通題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藏玄機,題目往往會給你很多數據,為的就是來迷惑你,想把你的思路引入他的陷阱裏,這個陷阱就是過程最複雜,計算量最為龐大的解題方法下麵這道題就屬於變通題”
曾勇將目光移回試卷上,“下麵這道題就屬於變通題,說的是3.84g銅和一定量濃硝酸反應,當銅反應完畢時”,讀到這兒,曾勇看向學生們,“注意要去摳字眼,一定要讀懂出題人所說的‘一定量的濃硝酸,當銅反應完畢時’是什麼意思,出題人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裏”,然後眼睛又移回試卷上,“共收集到氣體的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把收集到氣體的集氣瓶倒立於盛有水的水槽中,通入多少毫升標準狀況下的氧氣,可以使集氣瓶充滿溶液?題我讀完了,你們誰有思路沒有?”
全班鴉雀無聲,都默默地看著曾勇,“既然這樣,那就由我來說思路,待會我請人幫我評判一下思路是否正確,因為銅和未知濃度的稀硝酸反應,所以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兩種氣體,又因為銅是完全反應沒有剩餘,所以可用銅的質量和生成氣體的體積來設X、Y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摩爾量,又因為隻有一氧化氮可以和氧氣反應,所以求出一氧化氮就相當於求出了氧氣”,曾勇停頓了幾分鍾,讓學生們好好思考思考,“時間差不多了”,此話一出全班一陣慌亂,都佝僂著身子,企圖讓前排同學的後背擋住自己,生怕曾勇點到自己。
“看不見我,看不見我”,吳茗香緊要嘴唇,耷拉著頭發,以此遮住自己的麵部。
“吳茗香,你起來說一下”,現實的殘酷還是將她從理想當中拉了回來,但她寧願相信是自己的幻聽,也不願意相信是真的。
“香香,老師叫你呢”,女同桌提醒道。
原來不是幻聽,此時的吳茗香除了暗罵自己心裏倒黴,別無他法,她驚慌失措地站了起來,“老師,思路是錯的”,她隨便猜了一個,反正也不懂,不如死馬當活馬醫。
“好,你給我說說,錯那兒了?”
“好,好像不是生成一氧化氮,應該是二氧化氮”,吳茗香用餘光掃了一眼曾勇那變得有些鐵青的臉,立馬又改口道:“好像不是生成二氧化氮,是一氧化氮”
曾勇打斷了她的話,“你這話說得就跟你高中沒學過化學似的,我告訴你,銅和硝酸反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都有,至於如何區分,那就要看硝酸的濃度,稀硝酸則生成一氧化氮,濃硝酸就生成二氧化氮,本題沒有告訴是濃硝酸還是稀硝酸,所以我們就假定有兩種氣體生成,你連生成產物都不知道是什麼,何談做題?”
此時曾勇突然眼前一亮,因為有人舉手了,而這隻手就在吳茗香的後麵,“曹華勝,你起來說一下”
“老師,您的思路是錯的,因為您忽略了二氧化氮和水反應會生成一氧化氮,這個一氧化氮也要和氧氣反應,所以算出來的值比實際要小一些”
“好,好,我如果在算出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是不是就可以解出來了?”,曾勇臉上的鐵青色消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