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彌補不了的錯亂(二)(1 / 2)

對侄兒楊念的期待,三杉隻能有恨鐵不成鋼的頭疼。她的哥哥楊一冰從小不是就沒要他娘九酒操心,自己弄了個飯碗,還當上了官嗎?她真是不理解他的兒子楊念就那麼不給他掌臉爭一口氣呢?

這父親剛一走,楊念那不屑一顧的麵孔就寫在了臉上,畢竟一冰回來的這一天裏,楊念他還是老實不好動的安靜著,坐在父親身旁還真象一個乖巧的小男孩,三杉當時沒揭穿侄兒的狡猾,心裏真是期盼著他每日就這樣聽話的安慰著自己。

她的願望是好的,現實都是依舊的,看到飯桌前,侄兒的德性她真想給他幾下子,但她又已習慣了下不得手。

她望著侄兒那目空一切的眼神是又氣又恨,剛脆不收拾完桌子獨自上樓午睡去了,樓下的髒亂她一時也是懶得管了。

在床上,她並沒有睡意。卻想起了自己那時是有心裁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進入了少年之家的時光。

自己在十六歲的花季,第一次在少年之家的大教室裏充滿激情地朗頌高爾基的海燕,她是一世都記得是在失落中尋找出路,海燕才沒有墜落。

那一日,仿佛她就是孤寂大海中的海燕,拍打著海水,不知方向地被波濤撞擊在孤島上,醒來時發現自己還有著呼吸,又喜形於色地騰空而起,當時她的際遇也正如此境。

她象一隻海燕越過了汪洋,在少年之家登陸,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選擇。走入那兒的第一天,她身體裏的每一個活躍的細胞就跳動起來了,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唱歌,跳舞,朗誦,讓她淡忘了落榜的傷疼。

她學到了很多知識,快樂地成為了少年之家的館員。猶如又回到學生時代,每天和那些中小學生共度在少年館讀書遊戲的時光,忽然她覺得這種方向似乎適合著自己。

順著時代的潮流,在少年之家的文藝時光充實著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的美麗綻放在歌聲中,奔馳在舞蹈中,舒懷在多情的朗誦裏,她全麵發展在這個越來越有文化氣息的氛圍裏。

但是天說變就變,烏雲說來就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席卷了整個神洲大地,少年之家沒有逃脫這場洗劫,它成了這場革命的靶場根據地。

少年之家的門外頓時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激情四射的紅衛兵,手戴袖章,橫挎著黃色的書包,熱火朝天的勒起袖子,手捧毛主席語錄,胸戴毛主席像章,忠誠不渝的眼神遍布各個角落。

少年之家象一場集會一夜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少兒成長學習的園地一下子隨著****的推動,完全走樣地變味了。大字報和標語橫幅鋪天蓋地的布滿在園子裏,緊張的氣氛讓三杉是壓抑難當,二十歲的她又回到了家中。

她工作的少年之家已經成了一片反****,鬥****激昂的革命陣地,那殘酷撕心裂肺又激情澎湃的場麵對於沒有卷入這場革命的她來說,就是一場分辯不清的戰爭。

她安靜地躲在家裏的木樓上,眼不見心不煩就是最好的選擇,血腥在她眼裏的殘酷不堪回首,她曾不知為多少陌生的麵孔流淚疼心,可她無能為力,隻能袖手旁觀****的橫衝直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