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後記(1 / 1)

這一本書實際上是編寫了兩方麵的曲藝知識狀況,一部分是目前學術界、藝術界和曲藝界對“曲藝”的最新認識,或者說反映了當前專業文化學者對曲藝的新的階段性的認識。這本書的讀者可能是最普通、最基層、最群眾的讀者,向他們介紹這個領域的成果是我們的責任,努力把學術成果通俗化、群眾化,讓廣大受眾了解我們的基礎科研成果,也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這一部分我們引用了學術界對曲藝研究的新成果,對他們的成果進行了運用和介紹。這是要必須說明的。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在我列舉的一些參考書目中進行專題閱讀和研究。

本書的另一部分,是對山西曲藝狀況的介紹,分門別類,比較詳細。由於我本人多年來從事山西曲藝收集整理的基礎性科研工作,對這一部分的資料掌握的比較多,也就介紹的多,讀者可以選擇閱讀。我希望通過這一部分,讓讀者對山西的曲藝有一個總體的基本的了解,了解到山西曲藝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不同時期為山西文化的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民間舞蹈的故鄉”、“戲曲的搖籃”,同樣也是曲藝文化衍生的沃土。文化藝術各個種類的生長和發展,不是孤立的,是同根同源,相輔相成,共生同長的。希望通過這部分知識的介紹,改變大家對山西曲藝的片麵認識,讓山西曲藝文化之花,在三晉大地爭奇鬥豔,健康發展。

同樣,這一本書是想用說明的、敘述的方式,向讀者講述“曲藝”和“山西曲藝”的知識,以便於大家在今後聽曲藝,看曲藝,鑒賞曲藝,甚至進行曲藝創作時去運用,但編寫後,多次翻閱才發覺,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太難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的還不盡如人意,有興趣的讀者擇“善”閱讀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本書在介紹山西曲藝的民俗文化時,為了盡量保持口述者的原貌,在涉及到的一些風土人情中有迷信色彩的,請讀者務必要帶著批評的態度來看。

另外,本書是一本通俗讀物,為避免繁瑣的引用和注釋,所引用觀點或資料,均無一一標明。編寫參考用書的名稱全部附後。希望原著者見諒,也希望讀者諒解。

溫江鴻

2010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