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道方略之:和珅的絕招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時,乾隆非常重視,常常親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錯來,覺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
和珅和其他大臣,為了迎合乾隆的這種心理,就在抄寫給乾隆看的書稿中,故意於明顯的地方抄錯幾個字,以便讓乾隆校正。這是一個奇妙的方法,這樣做顯示出乾隆學問深比當麵奉承他學問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書稿,別人就不能再動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於是,這些錯誤就傳了下來,今天見到的殿版書中常有訛處,有不少就是這樣形成的。
和坤工於心計,頭腦機敏,善於捕捉乾隆的心理,總是選取恰當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歡心。他還對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習慣,進行細心觀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對乾隆的脾氣、愛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麼,不等乾隆開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慮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寵愛。
和坤拍馬屁高在兩點: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讓對方渾然不覺卻全身舒坦,因為他做得無聲無息,不著痕跡。
詭道方略之:評價女友
一個高高瘦瘦的小姐新買了一件叉腰的短上衣,興衝衝地邀女友品評。女友見她穿了新衣越發狀如衣板,不禁脫口說道:“這件衣服並不適合你。”對方頓時麵沉如水。女友見狀自責,轉而笑吟吟地說道:“像你這樣苗條又修長的身材,如果穿上那種寬鬆肥大長至膝下的衣服,就會越發顯得神采飄逸、瀟灑大方了。那些矮而又胖的人就穿不出這種氣質來。”小姐聽罷頓時轉怒為喜。
女友的話既巧妙地暗示了這件衣服不合其身材,又誠懇地指出了其擇衣標準。同時用苗條修長這樣美好的詞語委婉地指出了其身材的特點,又用矮胖之人來對比,照顧對方的自尊心。一句看似恭維的話,實則蘊含了無限的玄機,因而便顯得委婉含蓄,巧妙地為自己解了圍。
詭道方略之:勞模的心得
一位勞模售票員在談自己的工作體驗時,有一個特點,她常常無意識地點明是男乘客還是女乘客,其實細究下來這個做法不是偶然的。請看以下片斷:
一次,一位乘客帶著一個已經超高的小孩子上車,我說:“您的孩子夠高了,該買票了。”乘客不解地說:“這孩子還沒上學呢,就買票呀?”我當時用幽默的語言對他說:“您的孩子還沒上學就長這麼高,發育這麼好,您不高興嗎?”我這麼一說,乘客便高興地又買了一張票。
還有一次,我在車上講完讓座的宣傳用語後,坐在票台的一位女同誌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抱孩子的男乘客,這人一坐下來就忙著哄孩子,連聲謝謝都沒有說,讓座的女乘客臉上頓時有點兒不高興,斜著眼看著他。看到這場麵,我連忙對著小孩說道:“小朋友,快謝謝阿姨,人這麼多,阿姨這麼累還給你讓座,你說阿姨多好啊,快說阿姨好!”抱小孩的男乘客這時才猛然一驚,似乎明白了什麼,忙對讓座的女同誌說:“謝謝您,實在對不起,孩子一哭,我真不知怎麼好了,真太感謝您了。”女乘客臉上有了笑容,忙說:“不客氣。”
帶孩子的旅客無論男女,都會有相同反應,這是共同心理,無須指明性別;而讓座事件中是指明性別的,而且性別互換後事情就無法成立:女乘客一般不會忘了致謝,而男性則一般不會因為對方不致謝而生氣。
詭道方略之:步步高升
封建時代,上級和部下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買賣關係:上級出售權力,屬下以其才智武力去交換。上級視部下付出才智武力之多少而分配給其份額不等的權力,而部下如同任何一位精明的顧客一樣,總希望花費最小的代價,去取得更大的報酬。因此,他要悉心去研究這位權力擁有者,如果擁有者是精明的,他們會規矩一些、收斂一些;如果擁有者是昏庸的、怠惰的、幼弱的,他們便會肆無忌憚地去竊取、去搶奪。因此,一個部下對上司並不存在什麼忠愛之情,他無非是想從上司權力的湯鍋裏分到更多的羹。
而一個上司,麵臨著那麼多部下精明的心,窺伺的眼,攫取的手,縱然他是一個千眼千手的神仙,也難以應付,這就給部下的欺騙留下了餘地。
那些會拍馬的部下大多是連騙帶哄的家夥,或者說欺騙是其拍馬術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
裴延齡是唐德宗時掌管財政的大臣,其實他對財政一竅不通,可為了顯示他的能幹,給德宗皇帝一個好形象,他就任之初,便上書皇帝說:“我通過清賬查庫,發現有二十萬貫的錢沒有入賬,請將這筆錢放在另外一個錢庫中貯存起來,以供陛下隨時取用,永無匱乏。”
不久他又上書皇帝說:“朝廷倉庫收藏的錢物多有失落,最近我在糞土中收得銀錢十三萬兩,絲綢及其他物品又有一百多萬,這些錢物也都沒有入帳,應當算作節餘,也該轉移到別的倉庫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唐德宗這個人本來就十分貪財,一得知裴延齡意外地發現了這麼多的錢物,他那奢侈的欲望便迅速膨脹起來,今日修這個,明日建那個,都伸手朝裴延齡要錢,其實,裴延齡所說的那些意外之財,全都是子虛烏有,是他為了炫耀自己能幹,討好皇帝而瞎編出來的。可麵對著皇帝越來越多的索取,他又不敢暴露真情,隻好加緊了對百姓的勒索和巧取豪奪、
有一次,德宗要建造一所寺廟,需用一根長五十尺的鬆木而無處可得,裴延齡卻說:“我最近在同州發現一座山穀長滿樹木,大約有數千株,長度都在八十尺左右。”
德宗聽了十分驚異,說:“聽說開元、天寶年間在附近一帶要找五、六十尺長的樹木都沒有,不得不到遠方采購,如今怎麼會在近處出現這麼多的大樹?”
裴延齡說:“我聽說賢材、珍寶、異物,隻有在國君聖明時才會出現。如今這批樹木生長在京師附近,隻是因為陛下聖明,開元、天寶時候怎麼會有呢!”
其實哪裏有這些大樹,全是他信口雌黃編出來欺騙皇帝的,當時有人就指責他愚弄朝廷,如同兒戲,後來唐德宗也知道了他的虛妄,可是聽了他的謊言還是很受用,若不是他死得早,還很有可能當上宰相哩!
江朝宗的升遷,也是靠江湖騙術換來的。
江朝宗原名江四,此人就是袁世凱當朝時赫赫有名的步軍統領,府院之爭時還當過幾天國務總理。江朝宗早年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粗通文墨,曾在台灣巡撫劉銘傳手下當過書辦——衙門裏繕寫文書的小職員。後來江四落難來到天津,經人介紹給直隸某綠營參將高孝承當書辦。這位參將乃行伍出身,不通文墨,因而對江四格外重用,倚為心腹。
高參將早年喪妻;膝下無子,隻有一個女兒,視若珍寶,遲遲未曾許配人家,有道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所以女兒的婚事成了高參將的心病。可是有財有勢的門戶誰願意來娶這位芳齡已過的老處女?但一般小戶人家,高參將又不甘心降格以求,日複一日,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把姑娘的婚事給耽擱了,越發難以出閣。
自從江朝宗進了參將署,做小伏低,十分殷勤,上下都歡迎,參將也常誇獎他,久而久之,遂有欲將女兒許配給他的心願,未料一打聽,江四已有妻室,便不再提及此事了。不久,高參將的一位幕僚與江四閑聊時,述及此中秘事,江聽後內心十分懊喪,但又不可挽回,隻有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