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挑戰,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激發人們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這種人生態度始於一份渴望。當一個人渴望實現夢想時,心中便有一份力量,推動他去獲得、去進取、去追求,進取心便自然而生了。 全身心地投入到奮鬥中 在狼族中,那些弱狼每次在吃獵物時,食物總會被別的狼搶走,在半饑半飽下還常受狼族其他成員的欺負,因此,渴望成為強者的心理深深地積澱在它們的血脈之中。 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弱狼有了破釜沉舟的精神,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成為狼老大的機會,敢打敢拚,百折不撓,使自己不斷強大,最終脫穎而出,使自己立於狼老大之位。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別人這樣告誡我們:不要將自己置於懸崖邊上,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要給自己留條後路,等等。這無疑是有道理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在沒有結果之前,所有的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當千載難逢的機會降臨到我們麵前的時候,當某件事情發展到生死攸關的時刻,人還是需要一點兒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的。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公元前208年,劉邦和項羽兩支隊伍會合,軍威大振。這時,原來被秦國滅亡的魏、趙、燕、韓等國家也乘機起義,並與楚國結成反秦聯盟,秦二世慌忙派出人馬到各地去鎮壓。 秦將章邯率領20萬大軍進攻趙國,把趙王圍困在巨鹿,趙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於是,楚王派遣宋義做主帥,項羽為次將,帶兵去援救趙國。可是宋義並不急於趕去救趙,他打算先讓秦趙雙方打得兩敗俱傷,然後再出擊,從中漁利。他帶著人馬緩緩行進,到了安陽,停下來休息了40餘天。 這時的項羽心急如焚,他多次勸說宋義趕到巨鹿迎擊秦國,但都遭到宋義的拒絕。項羽一怒之下殺了宋義,奪了兵權。他派纜布與浦將舉帶領2萬兵馬,渡過漳水直奔巨鹿,與秦軍交鋒,僅獲小勝。在趙國的一再請求支援之下,項羽率領全軍渡過漳水,準備和秦軍決一死戰。 項羽見秦軍人馬眾多,士氣正盛,要打敗強大的秦軍,就必定要想出一個好的戰法才行。於是,他命令士兵把渡船統統鑿穿,沉下水底;又把行軍煮飯的鍋也都打得粉碎,隻讓每人帶著3天的幹糧。如此一來,退路沒有了,糧食也不多了,不戰勝敵人就隻有死路一條。楚軍的將士們激昂振奮,互相勉勵,人人都抱著進則生、退則死的決心,拚命向前。 兩軍相遇勇者勝。秦軍雖然人馬眾多,但也抵擋不住抱著必死決心的楚軍。經過幾次激烈的血戰,秦軍終於被瓦解。 項羽依靠這種“破釜沉舟”的精神,鼓舞了士氣,戰勝了強大的敵人。也許有人會說,“破釜沉舟”也隻不過是一個典故,我們今天不會遇到那樣的情景。說這話的人應該好好看看本文的開頭了,話不要說得太滿,人生如戰場,任何一份工作、一個計劃都有可能因為缺少了“破釜沉舟”的勁頭而失敗,相反,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如若不信,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位中國留學生的做法吧。 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為了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他騎著一輛破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在這期間,他替人割草、放羊、收莊稼、刷盤子,隻要有人能給口飯吃,他就會暫時停下奔走的腳步。 有一天,他正在一家餐館刷盤子,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澳大利亞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他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地道、專業不對口,就選擇了線路監督的職位前去應聘。 過五關斬六將,眼看著年薪4萬澳元的職位就要到手了,不料,招聘主管卻問了他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你有車嗎?會開車嗎?這份工作要經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 初來乍到,糊口都是個問題,怎麼會有車呢?但為了這個極具誘惑力的職位,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會開!” “那麼,3天以後你開著車來上班吧!”主管說。 幾乎身無分文的他要3天買車、學會開車談何容易?但是為了生存,這位留學生向他的一位朋友借了1000澳元,在舊貨市場上買了一輛舊得不能再舊的甲殼蟲轎車。 第一天,他看著朋友開車。 第二天,他自己顫抖著雙手在草地上歪歪扭扭地開車。 第三天,他開著那輛甲殼蟲轎車,左右搖晃著去上班了。 如今,這位中國留學生已經是澳大利亞電訊公司的業務主管了。 我們不清楚這位留學生的專業水平如何,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膽識和韌性。麵臨沒有退路的境地,這位留學生集中精神奮勇向前,從生活中爭取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他當初在應聘的時候稍微猶豫一下,不拿出一點兒破釜沉舟的勁頭來的話,說不定至今他仍在某家餐館裏刷盤子,或者在哪個農場放羊呢! 要想奪得狼老大地位,道路隻有一條,就是破釜沉舟、奮勇向前。拋開所有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奮鬥中去;激發出全部的潛能,創造出連自己都驚訝的成績。 永不知足地開拓你的疆土 在狼群之間存在著一種競爭,就是對領地的爭奪。由於自然界食物有限,狼群之間經常為了爭奪領地而大動幹戈。每個狼群都有自己的領地,它們用尿和氣味來劃分領地,但有的狼群會因為得不到食物而侵犯其他狼群的領地。 這種侵犯類似於人類的一個國家入侵另外一個國家,這當然是領地被侵犯的狼群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不可避免地要在兩個狼群之間展開一場爭奪領地的戰爭。勝利的一方成為這片領地的主人,而失敗的狼群則將喪失在這片領地上捕食的資格。 狼老大天生就有“我應為王”的強者心態和強烈欲望,永不知足的心促使它去努力奮鬥,並最終成為真正的強者。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容易滿足的人,注定不能獲得大的成功。因此,切莫輕易產生滿足的念頭,應時時保持激昂的雄心和旺盛的鬥誌,永不知足地開拓疆土,開創自己輝煌的人生。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喬治-雷特曾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退伍軍人醫院裏療養,因此他的時間很多,但是除了讀書和思考之外,可以做的事情並不多。在不經意間喬治得到了一個靈感,他發現很多洗衣店在燙好的襯衣領子裏加上一張硬紙板,防止變形,於是他寫了幾封信向廠商谘詢,得知這種硬紙板的價格是每千張4美元。他的構想就此誕生,就是在硬紙板上加印廣告,然後再以每千張l美元的低價賣給洗衣店,從中賺取廣告的利潤。 喬治出院後,立刻著手進行,並仍舊保持著自己每天研究、思考、規劃的習慣。但是,廣告推出後,喬治發現客戶取回幹淨的襯衫後,往往將衣領的紙板就隨手丟棄不用了,於是他又開始思考如何讓客戶保留這些紙板和上麵的廣告。 最終,他在紙卡的正麵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廣告,背麵則加進一些新的東西,例如孩子的著色遊戲、主婦的美味食譜或者全家一起玩的遊戲等等,這樣一來,問題便解決了。曾經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費用激增,後來才發現妻子竟然為了搜集喬治的食譜,把可以再穿一次的襯衫送去洗了。 但是,喬治並未就此滿足,他野心勃勃,要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他把每千張1美元的紙板寄給美國洗衣工會,工會便推薦所有的會員采用他的紙板。因此,喬治又有了另外一項更重要的發現:給別人你所喜歡及美好的事物,你會得到更多。 由此可見,永不知足的野心再加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能夠使一個人獲得偉大的成就。與此相反,知足常樂則將毀掉一切成功的可能性。人人都有一個腦袋,人人都有蘊藏在體內的巨大潛能,如果我們能把這種潛能發揮出來,學會成功者的精神,那麼成功就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 變“不可能”為“可能” 在挫折麵前,弱小的動物會選擇逃避和放棄,而狼老大卻深深懂得:挫折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在挫折麵前退縮了,那麼就意味著要挨餓,要被其他動物吃掉。這時候,狼老大會激發全身的能量去行動、去探求,從不可能出現轉機的境遇中尋找任何可能的機會,從而頑強地生存下去。 當今社會,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卻脫穎而出。既然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就要積極地麵對競爭,以不服輸的心態去競爭,以新鮮的設想去戰勝對手,將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最終登上成功的寶座。 有一家知名企業,為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剛剛打出,報名者便蜂擁而至。眾多應聘者接到的並不是什麼繁複的麵試,而是一道實踐性的試題:“把木梳賣給和尚。” 眾多應聘者困惑不解,甚至憤而慨之:出家人剃度為僧,要木梳有什麼用?這不是神經錯亂,拿人開涮嗎?沒多一會兒,應聘者接連拂袖而去。偌大一個招聘會場,最後隻剩下3位應聘者。 負責人對剩下的這3位應聘者交代道:“以10日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結果向我彙報。” 10日的期限轉眼就到了,3位應聘者如期回到公司作彙報。 甲講述了自己銷售期間的辛苦以及受到眾和尚的責罵和追打的委屈。但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下山途中他遇上一個正在太陽下使勁撓頭皮的小和尚,他頓時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就買下了一把。 接下來,負責人問乙:“那麼你賣出多少?” 乙答道:“10把。” 乙去的是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很容易就被吹亂,於是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買下了10把梳子。 最後是丙,他的答案是1000把,負責人大為驚奇,連忙問他整個過程。 原來丙去了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那裏朝聖者如雲,香客絡繹不絕。他給住持提了個建議:凡來進香朝拜的人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老住持的書法超群,可先刻上“積善梳”3個字,然後便可做贈品。 丙還給住持出主意:不妨搞一個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鄭重其事,讓香客感受到一種尊重和善意。住持聽了大喜,即時拍板買了丙所有的梳子,並邀請他留下來幫忙組織贈送梳子的儀式。 至於誰是最後的勝出者,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世界上常常有這種情況:一般人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認為辦不到的事情,隻要稍微改變一下思路,就會發現成功原來隱藏在不可能的背後。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在日本岡山市,有一棟非常豪華氣派的大樓。這棟大樓就是條井正雄所擁有的岡山大飯店。然而,誰也沒想到,條井正雄當年蓋起這棟大樓的時候身無分文。 條井正雄以前是一個銀行的貸款股長,一直負責辦理飯店、旅館業貸款的工作0 10年的工作,使他不知不覺成了一個旅館經營知識十分豐富的人,這時心裏自然也產生了經營旅館的想法。為了求得更完善的方案,他實地做過精密的調查,調查結果是來岡山市的旅客有97%是為商務而來的。然後,他又在公路邊站了3個月,調查汽車來往情況,得出每天汽車流動有900輛,每輛車約坐2.7人的觀察結果,然而當時,岡山市的旅館卻沒有一家有像樣的停車場設施。條井正雄想,將來新蓋的飯店,必須具有商業風格,而且附設廣闊的停車場,以此來吸引旅客。他又花費1年時間,製成幾張十分氣派的飯店設計圖紙和一份經營計劃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到岡山市最大的建築公司碰運氣。一位主管看了他的設計後,問道:“你準備了多少資金來蓋這棟大樓?” “我一分錢也沒有,我想,先請你們幫我蓋這棟大樓,至於建築費等我開業之後,分期付給你們。”條井正雄泰然自若地回答。 “你簡直是在白日做夢,真是太天真啦,這不可能,請你把這個設計圖拿回去吧!” “這幾張圖紙和計劃書是我花了兩年時間搞成的,我認為很完整。請你們詳細研究,我以後再來討教!”條井正雄不再多言,他把設計圖丟在那裏,掉頭就走。 半個月後,奇跡發生了,這個建築公司約他去麵談,決定花2億日元替這位身無分文的先生蓋飯店。一年後飯店落成,條井正雄成了老板。這就是創意所帶來的巨大成功。 條井正雄這種敢於向“不可能完成”的事進行挑戰的精神,是他獲得成功的基礎。人若要有所作為,就必須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地大膽嚐試,以驚人之舉創造出非凡的業績。 然而,有很多人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缺乏挑戰的勇氣,隻願做謹小慎微的“安全專家”,對異常困難的事情不敢主動發起“進攻”,一躲再躲。其實,不敢向高難度的事情挑戰,是為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隻能使自己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與此同時,無知的認識,會使我們的天賦減弱,因為我們像懦夫一樣無所作為,不配擁有這樣的能力。而“懦夫”與“勇士”,根本無法並駕齊驅、相提並論。 再強大的對手都不怕 馴鹿的體型較大,狼如果被它的硬蹄踢中,非死即傷。不過,狼老大在對馴鹿發起攻擊後,會將一隻馴鹿的腿抓破,然後再放其歸隊。這樣反複幾次,那隻馴鹿逐漸失去了大量的血液、力氣和反抗的意誌,最終會被狼老大捕獲。 我們人類也應該像狼老大一樣,敢於向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挑戰。隻要你敢於向強者挑戰,那些原本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就有可能成為你的“階下囚”。敢於挑戰,實際上就是給自己壓力。 試想,如果一個人生活感到很輕鬆,或者總是在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那麼周而複始,年複一年,他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呢?他的勇氣、意誌又如何能培養出來呢?在舒適的環境中,隻能銷蝕一個人渴望成功的意誌,腐蝕一個人的鬥誌。相反,敢於去挑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的人,會在磨煉中奮起直追,也就有了更多的成功機會。我們來看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Sun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思科特先生。 當年,在美國世貿中心遭受恐怖襲擊之後,Sun公司在短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將價值1500萬美金的機器設備運送到自己客戶手中,以幫助用戶盡快恢複經營和生產。是史無前例的恐怖事件造成了這一獨特“訂單”,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這些設備在沒有任何訂購合同、沒有經過層層審批就及時送到客戶手中。了解思科特的人都說,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和做法——統率一支敢作敢為的隊伍,勇往直前。 一位技術經營機構的分析家稱,事實上,每一個員工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準確無誤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他們也不用事無巨細地向思科特請示。在人們的心目中,Sun在市場上的行為一貫如此,而作為一個生意上的合作夥伴,Sun在這次事件中的善舉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在一些人的眼中,思科特能在Sun首席執行官的寶座上連任17年之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具有廣納天下賢士並為這些天才們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的獨特能力。他或許經常以一個愛講俏皮話或參加喝啤酒大賽的狂熱者形象出現,有時還會以一個來自密歇根、雖不是來自上流社會、但又是一個很高大孩子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麵前。許多合作夥伴都說,他這樣的行為總是讓那些競爭對手心中發慌。Sun的合作夥伴、美國化學學會的首席執行富麥克-戴維斯對此的看法是:“思科特巧妙得像一隻狼,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沉默的,但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既聰明又機智過人。” 思科特十分熱愛曲棍球運動,作為一個業餘的球手,他以凶猛、靈巧而著稱。他對微軟的壟斷表示不滿,並公開地向微軟的高管們挑戰,甚至有一次公然地宣稱,微軟的首席執行官、那個和他鄰街長大的、後來上了另一所大學的人說話聲音特別大,在放學回來的路上總能聽到他的聲音。 據說,微軟一些高管對頻繁遭到思科特攻擊感到十分惱火,但思科特的支持者們說他的這些評論,表達了他自己對微軟不公平商業運作的憤怒心情。 思科特說,在一個經濟、文化動蕩不安的時代裏,他將始終追求一個“融洽、舒適和安全的企業文化”。當然,在他那些同行的眼中,Sun仍將是一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這個曾經締造了Sun王國的思科特喜歡“以挑戰對手為樂趣”。 如今,數年過去了,他仍然不改初衷,不斷地向競爭對手發出挑戰。 可見,人的極限是有伸縮性的,隻要有勇氣,敢於挑戰,就能產生一種超乎常規的力量。那些不敢向高難度的事情挑戰的人,是為自己的潛能劃定了界限,隻能使自己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對手無處不在。觀念改變了,我們要戰勝舊的自我;環境變了,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姿態;社會進步了,我們麵臨新的任務和目標;競爭激烈,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人際關係發生衝突或者破裂,我們要收拾殘局,重新開始。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不斷積蓄力量,敢於向對手發起衝擊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