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十月中,十州之地的混亂局勢逐漸歸於平靜。
看著手裏擴張了好幾倍的地盤,借機壯大的各路諸侯,無不笑得合不攏嘴。
可當麾下負責財政的官員,將過去大半年的收支彙總擺到麵前時,他們卻直接傻了眼。
究其緣由,皆是因為,他們在大半年的地盤爭奪過程中,一直認為打仗比的就是誰錢多兵多。
隻要沒有彈盡糧絕,就先搶地盤,再談治理,哪怕提高稅收,也要盡可能的壯大自己。
唯有如此,才不會被其它勢力吞掉。
如今好不容易從混戰之中殺出一條血路,可他們卻發現這大半年的軍費支出,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
按照正常的稅收標準,就算將新舊地盤加在一起,也至少要一年多的稅收才能勉強抹平這筆軍費!
如果再算上修複戰火破壞的農田、房屋,救治傷員、安置流民,需要投入的錢糧。
在沒有大災大難,年年豐收的情況下,至少還要縮衣節食,過三年苦日子才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更讓他們氣憤不已的是,十州混戰期間,糧草消耗巨大。
一些中小型諸侯的存糧,根本滿足不了前線將士和治下百姓、以及安撫新領地的需求。
如此一來,諸侯之間進行糧草交易也就變的十分正常和頻繁。
諸侯們對此早就習以為常,自然將這些小事都交給了麾下的官員。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負責軍需的官員,或是為了省事,亦或是別的原因。
幾乎將所有與軍需買賣有關的事宜,都交給了天下商會!
而天下商會除了從益州運出的大量糧食,僅靠著左手倒右手就賺得盆滿缽滿。
相比之下,他們這些為了一塊地盤爭得頭破血流的諸侯。
不僅無形之中成全了天下商會,還讓自己越打越窮,簡直就是實打實的冤大頭!
意識到此,呂布、袁術這些小諸侯也好,曹操、袁紹這種大諸侯也罷。
隻要沒能逃過讓天下商會趁機大賺一筆的人,皆是被氣到捶胸頓足,咬牙切齒。
冷靜下來後,本想以‘倒賣軍需’為由,直接將各地的天下商會給一鍋端掉。
可等到他們帶兵趕到之後,卻隻看見一座座人去樓空的分會大樓和一張貼在門上的紙條。
“距離年關已不足兩月,為了滿足各位貴人所需,也為了恭賀主母誕下子嗣,本分會成員現已返回成都總會。
待籌備好貨物,補送完賀禮,吾等自會立即趕回,若是給諸位貴人帶來不便,還請諒解。”
麵對天下商會不告而別的行為,憋了一肚子火的諸侯們直接被氣得破口大罵,當場就要下令拆了分會大樓。
可理智尚存的麾下官員,不僅極力勸阻,還建議先查一查紙條上的主母是何人,最好也準備一份賀禮。
處在氣頭上的諸侯們自然不會采納這種荒謬的建議,可又架不住官員們的百般阻攔。
最後隻能敷衍下令。讓士兵在分戶大樓附近打聽打聽。
結果卻從一些商販口中得知,天下商會會長甄堯傳令各地分會管事。
稱蔡邕之女蔡琰為徐言誕下一名子嗣,所有分會成員需要再年關之前,備好賀禮,返回成都參加喜宴!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意外狀況,一眾諸侯當場傻眼,仔細一琢磨更是臉色驟變,直接放棄了針對天下商會的想法。
究其緣由,皆因甄堯的主動暴露,讓他們意識到徐言極有可能身在成都,並且已經準備開展下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