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陽謀無解(1 / 2)

宛城南門外。

隨著突然出現的萬人大軍離城門越來越近,原本還站在射城外的數萬降卒轉眼就變得無比混亂,城樓上的守軍則是彎弓搭箭,嚴陣以待。

可讓守軍沒有想到的是,進途中的大軍忽然就停在了距離射程範圍尚有百步的地方,獨留一支百人小隊一邊繼續前行,一邊扯著嗓子齊聲大喊。

然而身在亂作一團的降卒叫聲中,他們發出的這點聲音根本就無法擴散,好在城樓上的楊弘注意到了他們的舉動,第一時間便下令擊鼓傳令。

咚!咚!咚!

連續幾聲鼓響,四散而逃的降卒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出於軍人執行命令的本能和對生的希望,亂軍之中的降卒也都相繼停止奔逃,將目光投向了城樓上的楊弘。

見此情形,楊弘的心裏總算鬆了一口氣,如果這些降卒真的跑的一幹二淨,那袁術必然要背負卸磨殺驢的罵名,引起城內守軍和百姓的不滿,動搖軍心、破壞安定……

不過,比起維護袁術的名聲,現在擺在楊弘麵前的卻是一個更大的麻煩。

“按爾等此前所言,這一路上都不曾發現過追兵,那眼前這些與爾等有著相同衣著的人是來自何處?若不能查探清楚,本長史又如何向主公稟明?”

經過楊弘這麼一提醒,停止奔逃的降卒紛紛調轉身型,看向了不遠處的百人小隊。

結果便發現,他們確實穿著和自己一樣的戰俘營麻衣,整個小隊除了要少些疲態,狀態和剛剛回到宛城時的他們幾乎一模一樣。

見此情形,站在最後方的降卒雖有些心裏沒底,但為了給楊弘一個交代,也隻能臨時組成一支隊伍,壯著膽子走向了不遠處的百人小隊,其餘眾人的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片刻之後,麵色複雜的百餘名降卒徑直來到城下,為首之人略作猶豫,方才向楊弘彙報了此行的收獲。

“回稟楊長史,小的已經探查清楚,這萬餘人分別來自淯陽、棘陽兩地的戰俘營。

之所以能逃出生天,皆是因為兩地現存糧草和涅陽一樣,隻能支撐不到半月,所以才不得不聽從徐言的命令釋放戰俘以減輕糧草消耗。

此外,他們還在出發之前,發現徐言不知從何處調來的兩萬大軍,讓兩地的兵力不減反增,棘陽守軍更是直接被擴充到了一萬。

由此,他們懷疑兩地守軍為了解決糧草問題,很有可能會趁機攻打宛城!

加上吾等探聽到的情報,倘若一切屬實,末將鬥膽猜測徐言此番集結的兵力至少有十五萬之巨……”

為了突顯自己的作用,負責彙報的降卒並不甘心隻做一個傳話筒,所以便將自己的一些猜想稍作放大,一股腦全說了出來。

結果卻發現自己分析了半天,城樓上的楊弘就隻是呆愣的看著他,並未給予任何回應。

殊不知,楊弘的內心早已因為他的話掀起了一陣陣驚濤駭浪。

“涅陽、淯陽、棘陽三地間的距離並不短,若是同一時間釋放戰俘,最後必然是分批抵達,吾也有足夠的時間解決此事。

如今三路戰俘幾乎在同一時間到達宛城,其中除了用有限的幹糧來激發這些人的求生欲,徐言在下達命令的時候肯定也利用了三地的時間差。

並通過不停趕路,積壓負麵情緒,受凍挨餓等一係列手段,確保他們在抵達宛城之時已然處在崩潰邊緣。

而後激化守軍和降卒之間的矛盾,誘導守軍驅趕降卒甚至主動攻擊,利用這支合為一處的降卒大軍引發一場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