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黎明破曉,喧鬧一夜的涅陽城方才再次恢複了平靜。
可就在城中軍民忙著收拾昨夜的滿地狼藉之時,一條消息卻在城中不脛而走。
“嘿,你聽說了嗎?昨夜一場慶賀,咱們城裏的糧倉都被快搬空了!”
“不會吧,徐將軍一向愛民如子,夫人懷孕雖是喜事,可若隻為了圖一時高興就搬空了糧倉,這卻不是徐將軍這種好官能幹出來的事。”
“這消息可是俺那縣府當差的同鄉親口所說,俺為了求證還特意跑了一趟糧倉。
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往日總有官兵進進出出的糧倉,今日卻是大門緊鎖,連門外的守衛也不見了。
而且俺還聽說,將軍為了減少糧草消耗,已經下令釋放那些關在城外戰俘營的俘虜,現在他們應該領著三日的幹糧往宛城去了。”
“三日幹娘?涅陽到宛城怎麼說也有一百多裏,這天寒地凍的怎麼能夠?這些人就算不死在路上,也少不了要受凍挨餓,這可是幾萬人啊,當真是造了大孽……”
“哼!這些俘虜早已兵敗被擒,如今卻還向著那該死的袁術,將軍不但不殺他們還給了不少的幹糧,這怎麼就造孽了,你與其在這裏同情他們,還不如想想自己能不能安穩度過年關呢。”
城中已無糧的消息通過百姓的口口相傳,很快就變得人盡皆知,緊隨其後的便是各種各樣的議論,剛剛才恢複平靜的涅陽很快就再次熱鬧了起來。
不過,相比於昨夜的歡聲笑語,此時的涅陽卻是充滿了惶恐和不安,更有心生戾氣者在跑到城門確定俘虜被釋放後,直接衝到縣府門前,質問起了徐言。
眼看縣府門外的百姓越聚越多,縣府守衛卻依舊沒有要驅趕的意思,這不禁讓躲在人群裏的一些好事之徒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有了這些人的故意煽動,隻關心這個年關會不會挨餓的百姓很快就遭了道,紛紛開始出言指著起昨夜之舉太多奢靡,全然忘記了他們在領到食物時的心情,是何等喜悅。
不過,徐言及其麾下這些時日的努力也不是白做的,盡管縣府門外的大部分百姓都選擇了隨波逐流,也依舊有百姓為了維護徐言,而朝著那些出口成髒的百姓破口大罵。
隨著百姓們逐漸化作兩個陣營,門外的吵嚷之聲很快就到達了高潮,可縣府裏的人對此卻一直不管不顧。
轉眼日上三竿,罵了半天的百姓早已口幹舌燥,那些為了徐言據理力爭的也開始忍不住心生動搖。
就在這時,緊閉的大門卻是被人突然打開。
緊接著便湧出了一群身穿官服的縣府守衛,徑直衝向那些故意挑事的百姓,不過眨眼間就已經將十幾人給按到在地。
見此情形,剩下那些無腦跟風的百姓瞬間就被嚇得冷汗直流,正要趁亂逃跑之際,縣府門口的一名守衛卻是高聲誦讀起了手裏的告示。
“將軍有令,逆賊袁術,王師已至卻還不思悔過,收刮南陽地界七成糧草,以淯水之險設伏王師,企圖用萬千百姓之安危,軍中將士之英魂,謀取苟延殘喘之生機。
而今寒冬之際,萬千百姓忍凍挨餓,天見尤憐,然宛城之內卻是糧草堆積如山,一片聲色犬馬之象。
為解百姓之苦,平眾生之憤,十萬王師將於兩日後進發宛城,攜萬民之怒,誅殺袁術,還糧於民。
在此之前,為保涅陽安定,將軍已命縣府將所有糧草重新清點,家中無糧者依舊按戶領糧,若有借機生事者,一律收押縣牢,每日僅供一餐,直至宛城城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