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甕中捉鱉(1 / 2)

潼關中軍大營。

接過傳令兵送上的信件,冉閔打開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隨即便將其遞給了一旁的李傕。

“敵軍在兩日前就已經切斷了潼關和外界的所有聯係,此人是如何將信送入關內的?”

“回將軍,送信的不是人而是一隻雄鷹,吾等本想將其擒住,奈何那雄鷹的速度實在太快,最後還是讓它給飛走了。”

“雄鷹傳信?這草原上的技藝為何會出現在中原?

稚然,你可聽過軍中有人會使用此傳音之法?”

“將軍,末將早年倒是見過西涼的胡羌土著用過此法,但在我軍之中卻是從未見過。

不過主公舉行武選大比,天下驍勇彙集長安,說不定,趕來的援軍裏有登上武榜的胡羌土著…”

“那照你的意思,這上麵的內容可信?”

事關潼關存亡,冉閔慎重一些也在情理之中,李傕並沒有往不好的方向想,略微思索就肯定的點了點頭。

“將軍,咱們腹背受敵,又遲遲未見到蒲阪的援軍,可見袁紹這次是鐵了心要拿下潼關。

敵眾我寡之下,我軍要想絕地反擊,唯一的希望就是長安派兵支援。

咱們送出求援信已經有四日,援軍若在收到信的當天就從長安出發,一路疾行的話,明日也該到潼關了。

將軍可以先按照信上的指令去準備,同時將大部分兵力留在關內。

待到明日午時,若發現這是敵軍的調虎離山之計,關內的將士隻需堅守半日,照樣可以等到真正的援軍。”

聽李傕這麼一說,冉閔也覺得頗有道理,索性不再糾結,轉頭就開始下達命令。

“傳令兩位城門校尉,立刻取消川軍死騎的輪值,讓他們養足精神,明日隨本將出關迎敵!”

“稚然,明日不管結果如何,本將都會盡全力減輕守軍將士的壓力,潼關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關在人在!”

分配好各自負責的事情後,李傕直接離開了營帳,冉閔則來到一旁的沙盤,開始製訂明日的作戰方案…

次日清晨,張邈和高昂像是突然耗光了所有的耐心,一改連續多日的車輪戰術,剛吃完早飯就立馬集結八萬多大軍,同時對潼關發起了進攻。

腹背受敵之下,潼關守軍的壓力猛然倍增。

若非大部分守軍都是曾跟隨冉閔收複左馮翊的精銳,潼關可能連第一輪進攻都擋不住。

西城樓上,麵對將近六倍於己的敵軍,在苦苦支撐了近兩個時辰後。

五千多名守軍早已身心俱疲,四肢無力,就連搬動巨石滾木都變得極為吃力。

冉閔左手雙刃矛,右手勾戟,在聯軍之中左衝右突,盡管片刻之間就將登上城樓的十幾名敵軍斬殺殆盡,最後也還是沒能挽救持續下降的士氣。

眼看潼關就要丟在自己的手裏,冉閔也不再管什麼援軍,直接讓備戰的川軍死騎全部登上城樓,迎擊敵軍。

憑借強悍的戰力和密不透風的重甲,休整一夜的川軍死騎猶如困獸出籠。

大殺四方的同時也讓一眾守軍士氣大漲,不一會就成功逼退了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