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北群雄(2 / 2)

陳慶之:武者後期,南梁名將,四十七戰無一敗績…

陳霸先:武師後期,南陳開國皇帝,平定侯景之亂…

蕭摩訶:宗師,南陳第一猛將,當世關公…

拓跋燾:武師後期,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擊敗柔然、南伐劉宋、確立死刑複奏製度…

拓跋宏:武師後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促進民族融合…

楊大眼:武師後期,北魏將領,隨孝文帝南征,被後世譽為‘古代第一飛人’…

爾朱榮:武師後期,北魏軍閥,平定六鎮起義…

崔浩:武師中期,輔佐北魏三帝統一北方,智謀過人,自比張良…

宇文泰:武師中期,西魏權臣,創立‘府兵製’設立八柱國…

高肅:武師後期,北齊蘭陵王,擊敗北周突厥聯軍,取得邙山大捷…

宇文邕:武師中期,北周武帝,滅亡北齊…

方形平台之上,徐言看著身前漂浮著的十五個光球和其中密密麻麻的人物紀要,一時之間竟有些難以言喻。

當得知此次召喚將擁有五個名額的時候,徐言已經猜到這一次的選擇對象必然會超過此前的人數。

原本他還以為選擇一多,肯定會出現熟知的文臣武將,到時候便可將其全部收入麾下。

結果卻是沒想到,七位帝王,三位權臣,四位名將,還有一位天賦異稟的跑步健將,居然全都出自他不太熟悉的南北朝時期。

這十五人之中,徐言除了對手無縛雞之力的白袍儒將陳慶之和四大美男之一的蘭陵王高長恭,以及劉宋開國皇帝劉裕較為熟悉外,其餘十三人都隻能算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雖然不太理解華夏英靈殿,為何前後兩次提供的候選人員都出自華夏大地的至暗時刻,但事已至此,徐言也顧不上糾結,猶豫片刻便已拿定了主意。

如今正值亂世,各地群雄並起,徐言想要占據益州除了需要攻城略地的猛將,具備守土之才的文臣同樣不可或缺。

三郡之地有王猛坐鎮已足矣,所以徐言最先選定的就是擁有宗師之境的檀道濟和蕭摩訶,其次就是少有敗績的陳慶之和高長恭,而最後一個名額則是選擇了崔浩。

雖然世人對於崔浩的一些極端行為褒貶不一,但要是和剩下這些野心勃勃的異族權臣比起來,忠心耿耿的崔浩顯然更符合徐言長治久安的需求。

並且徐言若是猜的沒錯,降世之後的崔浩必定還是會生在清河崔氏。

這個時代的清河崔氏雖然還未達到‘四姓高門、一門十二相’的高度,但也算是地方豪族,並且崔琰、崔林兩兄弟目前也都已加入了袁紹的陣營。

徐言一旦收了崔浩,不僅能夠讓其和王猛在守衛一方的同時,抽身出謀劃策行擴張之事,還能憑借崔浩和清河崔氏的聯係知曉袁紹的一舉一動。

若是操作得當,甚至可以左右北方的時局走向,可謂是一箭三雕。

至於崔浩的忠誠,徐言並不是很擔心,畢竟從冉閔和王猛駐守漢中近一年還依舊盡職盡責,毫無怨言就可以看出,從華夏英靈殿召喚出來的文臣猛將對徐言幾乎是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