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言也是秉承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同意杜濩先行一步,自己安頓好漢昌城防後才率領剩餘的九千人開拔。
三日之後,徐言率軍順利抵達閬中。
因為有杜濩和賨人這些天的大肆宣揚,徐言率軍進入閬中的時候,城中的官員和百姓不僅沒有半點抵抗之意。
反而紛紛走上街頭,夾道歡迎,皆是想親眼看看立誓要保賨人一世太平的少年到底是何模樣。
其後,徐言正式接管閬中,並對閬中的現有體製作出了調整。
考慮到閬中的地理位置對他日進攻蜀地有著重要意義,徐言一心想將其發展成一座軍事重鎮。
所以並沒有對閬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隻是頒布了一些惠民政策,對本地中小世家一律采取懷柔政策。
而訓練水軍則是被徐言放在了首位,畢竟水軍除了關係到接下來的江州之行,同時還是統治巴郡乃至染指荊州的重要助力。
為此,徐言還特意將麾下九千漢中將士和一萬六千名賨人以及三千水軍全部打亂,重新組建了一支六千人的閬中水師。
之後的徐言更是以身作則,每天除了處理日常政務就是和將士們一起參與訓練,同時也將《言經》傳到了軍中。
僅僅過了半個多月,徐言就讓這支由各部精銳臨時組建的閬中水師擁有了一戰之力,並開始朝著正規水師靠齊。
一個月後,眼看水師已經訓練得差不多,臨近的充國縣也被納入了閬中的管轄,徐言就決定繼續南下江州,於是便將一眾官員、將領全都召集到了縣府。
縣府正廳中,得知徐言要南下攻打江州,出身賨人的幾名將領不禁有些神情複雜。
好在經過徐言的一番開導,幾人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隨後,徐言便開始安排留守閬中的人員。
一開始,徐言都是根據個人所長安排職位,所以眾人都沒有什麼異議。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徐言最後居然將一個名叫黃權的九歲孩童任命為主簿,負責幫縣令處理文書。
這個看起來有些兒戲的決定一出,立馬遭到了一部分官員的反對,但徐言卻是力排眾議,一舉敲定了黃權的主簿之位。
徐言之所以如此堅持,主要還是因為出身巴郡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讓徐言記憶比較深刻的,也就隻有被後世稱為‘蜀漢南中定海神針’的馬忠和反對劉璋迎劉備入蜀,同時還是太尉黃琬之子的黃權。
徐言遊曆蜀地之時本想尋得這兩位‘閬中雙賢’,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如今好不容易靠著士兵的力量才找到兩人,徐言又怎麼會讓他們溜走,但要是帶在身邊又多有不便。
無奈之下,徐言在征得黃權的同意後,便決定讓他先跟在縣令身邊學習處理政務。
至於被養在祖父家的馬忠,徐言實在想不出,該如何安置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所以就隻能暫且作罷……
安排好了一切後,徐言也不再猶豫,直接開始下達命令。
“杜濩聽令,本都尉現任命你為前軍校尉,領兩千騎兵、六千步兵為前軍,拿下安陽後繼續朝墊江行軍。
本都尉進入巴郡已有月餘,想來樸胡二人也都收到了消息,途中你若是遇到他們大可加以勸解,但切記不能以身犯險。
他們若是一意孤行,那你便暫退安漢,待本都尉率領的五千水師和七千步兵抵達後再行進攻墊江,直取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