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倉山,益州第二道天塹大巴山的分支之一,同時也是進入益州的咽喉之地。
徐言率軍出南鄭,行走百裏便進入米倉山踏上了連接漢中和蜀地的米倉道,
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徐言雖已不是第一次踏足這條米倉道,但依舊被崎嶇的山路折磨的苦不堪言,縱深不過數十裏的米倉山竟是足足走了三天。
好在徐言身後的士兵早已不是當初那些軍紀渙散的叛軍。
冉閔製定的訓練方式,雖然有著極高的淘汰率,但卻能夠保證由此得來的士兵是絕對的精銳。
自從徐言改革軍製,並將《言經》傳到軍中之後,將士們的實力就成了晉升的主要考核標準。
士兵想要領到更高的月餉就必須努力提升實力,即使晉升成功,每月也還需接受下級士兵的挑戰,隨時都有被擠下去的可能,軍中將士也因此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修煉,如今就算是普通士兵也都達到了武者中期,整體戰力更是超過了普通軍隊一大截。
這雖然滿足了徐言對‘兵在於貴,不在於多’的要求,但隨之而來的高額支出也給整個漢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以徐言這些年的積累加上查獲幾大世家的府庫,供養四萬軍隊便是漢中目前所能承受的極限。
“再不想辦法搞錢,早晚會被軍費支出給拖死。”
就在徐言為軍費之事感到頭疼的時候,一名負責探路的斥候突然從遠處衝到了他的麵前。
“報。前方三裏,發現有數百山賊正在與一人拚殺。”
突然聽聞有山賊出沒,徐言也是不由得一愣,隨即便對那個敢與山賊拚殺的人產生了興趣。
“萬人大軍麵前,區區山賊竟敢如此猖狂。徐佑,領兵繼續前進,本都尉先走一步。”
說罷,徐言直接一勒韁繩帶著斥候和五百親衛衝了出去,不一會兒便在一處開闊地看見一名騎馬壯漢被近百名山賊給圍了起來。
遠遠看去,騎馬壯漢大概四十出頭,麵容雖有些憔悴,但身長卻足有八尺,一襲粗布長衫下還能看見隆起的肌肉,可見其自身實力定然遠超常人。
眼下這些山賊想來也是對騎馬壯漢頗為忌憚,所以才會選擇圍而不攻,隻是由一名首領模樣的山賊出言叫囂。
“把東西交出來,否則今日你絕對走不出米倉山!”
對於山賊首領的威脅,中年壯漢麵不改色,沒有給出任何答複,隻是舉起了那把透著寒光的撲刀。
山賊首領見狀,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猶豫再三終是忍不住下令道。
“弟兄們,今日已經折了六個兄弟,若是讓此人跑了,那黑風寨還有何臉麵待在這米倉山。大家一起上,斬下此人頭顱者,重重有賞!”
說罷,山賊首領便率先舉起長刀劈向了中年壯漢,其餘山賊雖有些膽怯,但麵對重賞的誘惑,依舊是悍不畏死的衝了上去。
反觀中年壯漢,麵對一擁而上的十幾名山賊卻依舊是一臉的平靜,重重的一記橫劈直接打飛了山賊手裏的長刀,隨即一個閃身躲開朝自己劈來的武器,緊接著又是一計突刺將手中的樸刀穿過了一名山賊的胸膛。
斬殺一人後,中年壯漢並沒有就此停手,而是靠著不斷變換方位,打得一眾山賊毫無還手之力,轉眼便又有幾人因躲閃不及死在了樸刀之下。
見此情形,不遠處的徐言也是忍不住稱讚一句: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出列一百人,立刻救下此人。”
徐言一聲令下,一百名親衛立即驅使戰馬衝向了山賊。
突然響起的馬蹄聲頓時就讓交戰雙方的動作一頓,率先反應過來的山賊首領瞬間心生畏懼,還不待親兵靠近便連忙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