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雒陽來使(2 / 2)

出了郡丞府,徐言騎著快馬一路疾馳,在距離太守府還有一條街的時候就聽到了陣陣喧嘩。

一走進太守府便在正廳外的空地上,看到了近百名身披黑色鎧甲的士兵正圍坐在一起大快朵頤,更有甚者直接對來往斟酒的婢女上下其手。

敢在太守府如此肆意妄為,這些士兵的身份定是來自朝廷無疑。

看著這些軍容盡失的士兵,徐言的心中不禁多了一絲悲涼,隨即便直接穿過眾人走向了正廳。

相比於屋外的不堪入目,聚集了不少人的正廳雖然暗流湧動,但也都還算客氣。

徐言剛走進正廳,坐在下首的蘇固和一眾南鄭官員就主動打起了招呼。

與此同時,主位上的華服男子也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裏的錦盒,抬頭看向了徐言。

“南鄭郡丞徐言,見過特使。”

不待蘇固介紹,徐言便徑直走到華服男子麵前行禮問候,但行的卻不是文官的叩拜禮,而是武官的抱拳禮。

見此情形,蘇固和南鄭官員的心瞬間就提到了嗓子眼,站在華服男子身側的一名士兵更是直接開口質問道。

“大膽,身為郡丞,當屬文官之列,你為何不用文官之禮叩拜特使大人!”

此言一出,正廳中的氣氛頓時就緊張了起來,所有南鄭官員的臉上都露出了擔憂之色,唯有徐言依舊麵不改色的解釋道。

“特使息怒,自從南鄭遭遇圍城之危,附近盜匪就變得愈發猖獗,為了徹底清除匪患,下官已在軍營之中待了數月,因此才養成了這武官之禮。

此前王尚書還在信中特意叮囑下官,一定不能在特使麵前失了禮儀。沒曾想這一忙就又給忘了,若有冒犯之處,還請特使寬恕。”

見徐言居然找了個如此蹩腳的理由,在場眾人不禁有些汗顏。

尤其是那名士兵,為了能趁機表現一番,恨不得當場斬了徐言,好在身旁的特使出言打斷了他。

“咱家早就聽聞漢中郡丞乃是百年難遇的少年英才,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既然是為了清剿山匪,此等小過自是不足為道。但這接詔之事,徐郡丞可不能再犯了呀。”

聽著特使那尖銳的聲音,徐言不禁打了一個寒磣。

“沒想到堂堂朝廷特使居然是個身有殘缺的黃門郞……”

盡管心中有些膈應,但眼見小黃門已經拿起了詔書,徐言也不再糾結此事,轉而跟著蘇固等人一起行禮接招。

主位上的特使見狀,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起身開始宣讀詔書。

“陛下詔曰。

自登基以來,朕日日感念百姓疾苦,隻恨不能如相國所願,讓大漢早歸太平。

黃巾之亂已滅五載有餘,然各地均有流兵逃竄。

益州之地位處西南,本可自守一方,如今卻是山匪橫行,民不聊生。

幸得漢中太守蘇固尚可護佑一郡太平,朕甚感欣慰。特賜漢中太守蘇固絹布百匹,加俸一年,兼領巴郡太守。

朕聽聞漢中郡丞徐言,年不過十八卻能擊敗叛軍六萬之巨,此等少年英才實乃大漢之幸。

時逢巴郡之地,黃巾餘孽死灰複燃,為解百姓之禍,現令漢中郡丞徐言兼領巴郡都尉,代掌巴郡軍政。

即日率軍前往巴郡清剿黃巾餘孽,如能使巴郡之地重歸太平,朕定將再行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