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3:袁騰飛說世界史 上9(1 / 2)

對內措施說完,來看對外措施。第一點,與反法聯盟多次戰爭,一再打敗奧普俄西等國。英國打不了,因為英國有海軍,有天險。1805年拿破侖派出一支聯合艦隊,法國跟西班牙聯合艦隊想去征服英國,結果在特拉法爾加角,被英國的民族英雄獨臂獨眼的納爾遜海軍上將打得全軍覆沒。但是納爾遜上將打敗了拿破侖的聯合艦隊之後,在戰鬥即將結束的一刻,被一名法軍狙擊手擊中,在臨終之際,聽到他的副手向他報告,說法國艦隊已經投降了,納爾遜才閉上了雙眼,所以納爾遜是民族英雄。軍人最理想的死法,就是在戰爭的最後時刻,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獨臂獨眼海軍上將納爾遜,12歲參加海軍,有34年的海上作戰經曆,死的時候46歲。今天倫敦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又叫勝利廣場,踏廣場正中心,有一根柱子,上邊待著一位獨臂獨眼的海軍上將,眼睛貼一個眼罩,那就是納爾遜子爵。真虧得把英國打敗了,要是你幹不過英國,別的國家幹了都沒意義,因為英國是資本主義裏邊最強大的國家,所以英國就一再聯合別的國家組織反法同盟,一共組織了七次,拿破侖打敗了前五次,後兩次沒練過。

第二點,他在英國還沒被征服的時候犯了兩個大錯誤:侵入西班牙和遠征俄國。

這兩步走得是元氣大傷,他不應該打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在西班牙拖住了30萬法軍精銳,在西班牙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他又遠征俄國。你想,俄國能打嗎?人家就一個字兒,跑。拿破侖時代法國不到3000萬人口,俄國7000萬人,你殺點兒算什麼,跑!

拖到冬天,活活凍死你,然後俄軍反攻。拿破侖進攻俄國是60萬大軍,最後生還的不到兩萬人,基本上全軍覆沒了。

第三點,1813年萊比錫之戰,歐洲的民族主義萌發。拿破侖在法蘭西帝國最盛的時候,他本人是法蘭西皇帝兼意大利國王,兼萊茵同盟保護人,兼華沙大公國大公,他一個人就統治了法國,德意誌,意大利和波蘭,一個人就統治這麼多國家。然後他的哥哥約瑟夫是西班牙國王,弟弟路易是荷蘭國王,妹妹是托斯卡納大公,妹夫是那不勒斯國王,幾乎是他們家統治了整個歐洲,如果拿破侖不失敗的話,歐盟早就實現了,都是拿破侖家族。現在你到這些國家參觀,關於拿破侖的痕跡特別多,一說拿破侖到過這兒,拿破侖到過那兒,拿破侖住過這兒,歐洲幾乎就沒有拿破侖沒去過的地方,他統治了幾乎整個歐洲,國力極盛,結果萊比錫一戰,拿破侖戰敗,功虧一簣。

致命的情敵

當時拿破侖打敗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情敵兼政敵貝爾納多特。這個人原來是拿破侖手下的元帥,後來瑞典國王沒有孩子,就把貝爾納多特接到瑞典做王儲,也就是後來瑞典查理十四世國王,他跟拿破侖的關係很微妙。拿破侖原來沒混出來的時候,跟一個叫德希雷的女孩兒訂婚了,後來混出來之後就做陳世美了。拿破侖急於打入上流社會,就娶了一個比他大6歲的有錢寡婦,就是約瑟芬。約瑟芬的丈夫是侯爵,在大革命期間上了斷頭台,所以拿破侖為了盡早打入上流社會,就傍上約瑟芬了。徳希雷聽說之後,就來到巴黎找拿破侖。他們家正開舞會,其實就是約瑟芬家開舞會,門房不讓進,這個時候正好遇見貝爾納多特將軍,貝爾納多特就一個人,所以德希雷說你能把我帶進去嗎?貝爾納多特就把她帶進去了。進去之後,德希雷看見拿破侖很生氣,就指責拿破侖忘恩負義,你小子沒好下場,潑了一杯酒。貝爾納多特一看,這丫頭有性格,挺好,所以他倆就結婚了。

拿破侖跟約瑟芬一結婚,就發現約瑟芬這人實在是不怎麼樣,水性楊花,經常紅杏出牆,不好,他就很懷念德希雷,老去糾纏人家。這就不合適了,人家已經是有夫之婦,你老糾纏人家算怎麼回事兒呀。可以想象,貝爾納多特有多恨拿破侖。還有一個原因,貝爾納多特極力主張共和,反對君主製,雖然他本人後來成了瑞典國王,但是他反對君主製,所以拿破侖雖然封他為元帥、公爵,但是他對拿破侖很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