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嬪妃的謾罵聲中駕崩。根據大清國法,前帝在駕崩後七日之內新皇即可登基,現在皇帝的候選人有弘瞻和弘曆,弘瞻生母熹貴妃鈕祜祿氏本應舉薦自已的兒子即位,但她奉先皇之遺詔,舉薦四阿哥弘曆即位,大臣們不服,熹貴妃莊嚴說道:“先皇把讓弘瞻繼位的遺詔藏在了養心殿‘正大光明’牌匾之後,大臣們可去親自驗正!”大臣們紛紛走進養心殿,取下正大光明牌匾,果然發現有一個木盒,木盒裏麵有一張遺詔和一個玉佩,弘曆接過玉佩,在先皇的跪了三下,接過玉佩。
第二天,四阿哥弘曆登基,身穿金衣,頭帶金冠,他莊嚴的踏上程台階,樣子仿佛跟先皇一模一樣,他走上寶座,拂手一掀衣袖,望著殿外如海一般的人,弘曆從容淡定的說道:““朕即日起宣布登基,為大行皇帝上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著工部修建廟宇,定廟號為‘世宗’四時享祭。先帝梓宮葬於泰陵。朕改年號為‘乾隆’,以明年為乾隆元年。大赦天下!此外,封先皇敬妃魯氏為孝恭皇太後,熹貴妃鈕祜祿氏為聖母皇太後,先皇後烏喇那喇氏一生囚禁冷宮。正福晉富察.英琦為孝賢純皇後,側福晉烏拉那拉.景嫻為嫻嬪,側福晉烏拉那拉.瑾霜為瑾嬪,侍妾耿佳昊軒為耿貴人,侍妾溫敏芝為溫常在。從此管理後宮,傳旨太監為胡世保,總管太監為王進保,從此效忠大清。”這時,天空中一聲驚雷,人們意識道,大清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帝王,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新皇登基,京城裏彌漫著喜氣洋洋的氛圍。
在京東郊,有一位早就與弘曆有交情的女子,隻是還沒有封為福晉,她就是曆史上的純惠皇貴妃——蘇學穎
玉蘭花開了,又是一年咋暖還寒的時候。二月裏對於但凡是有秀女的人家都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月份,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大內遴選秀女的月份。不少人家都是指望著自己女兒出人頭地能夠被選中作為皇帝的妃嬪或是皇帝選中為皇子拴婚,至多有的富貴人家恰好又是八旗世家的,不指望女兒能夠被選中做妃嬪或是皇子福晉,隻是巴望著女兒在宮裏學規矩將來放出宮來博個好名聲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嫁了,大家臉上也是風光的。蘇學穎的出身也不算卑微,母親李雪淳是京城有名的裁縫,父親蘇召南又是大學,但是家庭生活一直不富裕,可是她一直不願進皇宮。
“你必須進皇宮!憑你和皇上這麼多年的交情,他還會害你啊”!李雪淳教唆道。“媽,我根本就不愛他!而且就算他不害我,別人也會害我”。站在一旁的父親也不耐煩了:“那你小心一點不就是了嘛!再說了咱們家的條件不富裕,你媽手怎麼能經得起風吹雨刮呢”!“原來你們讓我進宮就是為了錢,原本來你們就把我當作是撈錢的工具,錢可以自己賺,來的不明不白的錢用著才更可恥”!“好,你不去皇宮也行,那你就一輩子也不要嫁出去”!“看不上弘曆我還可以挑其他的男人,你們憑什麼禁錮我愛情的自由”?“愛情的自由?好,我們給你自由,我們去死,你自己去自由吧”!“媽,你別這樣”。“當初我也不願意嫁給你爸,都是家長逼婚的,一開始過的也不幸福,但是後來呢?我們過得比皇上和皇後都幸福,正所謂愛情是需要培養的嘛”!“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去試試,但是你要答應我,如果我過得不幸福,立馬回家”。“好,娘答應你”。蘇召南和李雪淳終於如釋重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女兒在皇宮即使過的不幸福也得過下去,想回家斷了他們的財路?沒門!
離選秀不剩幾天了,宮裏來接嬪妃的遊行隊排的老長,蘇學穎一下就看到了,趕緊床上媽媽為她親手製作的“清風袍”,帶上纂字,一溜煙的跑到了下麵。
“呦,姑娘,你是蘭參加選嬪妃的嗎”?“是啊”!“那幸虧您沒坐,要是坐了您就得遺憾一輩子了”。蘇學穎疑惑道:“這不是接嬪妃的車嗎”?“姑娘,您真會說笑,這是接奴才和宮女的車啊,皇上忙於朝政,還沒準備立嬪妃呢”!“啊?謝謝你啊”!
“不用謝奴才了,接嬪妃的是風輦,接宮女的是小轎,以後注意點就是啦!”蘇學穎的憧憬全部落空,失望的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