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從失敗中站起來的服裝巨人(1 / 1)

羅森沃德是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的最大股東,他也是美國20世紀商界風雲人物。然而,這個做服裝生意起家的富翁卻也經曆了許多創業時的失敗與艱辛。

羅森沃德1862年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少年時隨家人移居美國,定居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市。

羅森沃德的家境不大好,為了維持生活,中學畢業後,他就到紐約的服裝店當跑腿,做些雜工。羅森沃德從年幼時就受猶太人的教育影響,確立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確信凡人皆有出頭日,一個人隻要選定了目標,然後堅持不懈地往目標邁進,百折不撓,勝利一定會酬報有心人的。羅森沃德本著這種精神,十分賣力地賺了幾百塊錢。

“我要當一個服裝老板。”這是羅森沃德的奮鬥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除了在工作中留心學習和注意動態外,把全部的業餘時間用於學習商業知識,找有關的書刊閱讀。到1884年,他自認為有些經驗和小的本金了,決定自己開設服裝店。可是,他的商店門可羅雀,生意極不佳,經營了一年多,把多年辛苦積蓄的一點點血汗錢全部虧光了,商店隻好關門,羅森沃德垂頭喪氣地離開紐約,回伊利諾伊州去。

痛定思痛,羅森沃德反複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最後,他找出了原由:服裝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但又是一種裝飾品,它既要實用,又要新穎,這才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而自己經營的服裝店,沒有自己的特色,也沒有任何新意,再加上自己的商店未建立起商譽,沒有銷售渠道,那注定要失敗的。針對自己出師不利的原因,羅森沃德決心改進,他毫不氣餒繼續學習和研究服裝的經營辦法。他一邊到服裝設計學校去學習,一邊進行服裝市場考察,特別是對世界各國時裝進行專門研究。一年後,他對服裝設計很有心得,對市場行情也看得較為清楚。於是,決定重振旗鼓,向朋友借來幾百美元,先在芝加哥開設一間隻有10多平方米的服裝加工店,他的服裝店除了展示他親自設計的新款服式圖樣外,還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對已定型的服式改進,甚至完全按顧客的口述要求重新設計。因為他的服裝設計款式多,新穎精美,再加其靈活經營,很快博得了客戶的欣賞,生意十分興旺。兩年後,他把自己的服裝加工店擴大了數十倍,改為服裝公司,大批量生產各種時裝。從此以後,他的財源廣進,名聲鵲起。

在人生的遊戲中,失敗時常發生,每個人都不應悲觀,因為失敗並不意味著沒有希望,相反失敗是成功之母,活用失敗與錯誤,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途徑。商場如戰場,成功的背後可能有更多的失敗的辛酸。作為商人,麵對失敗,就應該象愛迪生那樣坦然而絕不氣餒。愛迪生一生有1000項科技發明,當有人問他經過許多試驗而失敗時是否會感到灰心意冷,他回答說:“不,我拋棄了錯誤的試驗,重新采取別的方法,絕不沮喪!”的確,而對失敗,一定要記住,決不氣餒!現代管理學的說法就是:失敗就是我們的學習曲線和經驗曲線的自變量,隻有經曆失敗,才會汲取教訓和積累經驗,為下一次作準備。

總結起來,猶太人麵對失敗,挫折時,遵循的法則就是:

(1)對“失敗”持正確健康的態度,不要恐懼失敗,要懂得失敗乃是成功必經的過程。

(2)焦點不要對著過錯與失敗!應對準遠大的目標,活用自己的過錯或失敗。

(3)遇到失敗時,千萬不能氣餒,要堅忍不拔,矢誌不移。

(4)發現此路不通時,要設法另謀出路,使自己順應環境,適應潮流。

(5)要善於伺機,巧於乘勢,等待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