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發生時侯洱正在看電視。
作為一位一百歲的老人家,侯洱坐在沙發裏看看電視並沒有什麼稀奇,這個年紀的老人,很多都在養老院裏安享天年,或者在家裏含飴弄孫。希奇的是侯洱所在的屋子,從透明的幾乎消失的窗子向外望去,是一片浩然的星海!點點繁星像鑲在黑寶石裏的鑽石一般,瘋狂的散發著光和熱,離開大氣的幹擾後,星星失去了常見的閃動,哪怕一顆最小的亮點,都逼的人無法正視。窗外,一抹淡藍的弧線帶著七彩的光暈緩緩滑過,從下至上,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柔柔的鋪開,向下延伸到了那抹淡藍中,向上則彌散入了無窮無盡的黑暗。每當這時,侯洱總是忍不住抱怨人類的感官係統,如果能夠直接看到紅外和紫外的光譜,那燃遍整個天空的火焰,將是何等的壯麗!
這是“和諧”號空間站。
自從“和平”號空間站銷毀後,近一百年裏,有將近30個空間站被發射上天,堅持到現在的隻有“和諧”號。
“和諧”號自2050年升入太空以來,運行已經超過了50年之久,它能堅持如此長的時間並不是因為技術先進,恰恰是因為技術不先進。人類步入太空的最初一百年,向太空中運送物品非常艱難,平均每運送一噸物資就要消耗一百倍的燃料,花去的金錢更是無可計數。所以建造空間站時總是能省則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其他空間站大抵都是如此設計。“和諧”號由於技術的落後,隻好從其他方麵彌補缺陷,艙壁造的又大又厚,承力梁,結構補丁數不勝數,相應的,空間站的造價也十分驚人,最後不得不收購了另外兩節運輸火箭第三級殘骸才完成了建造。“和諧”號空間站也被嘲笑為“怪物”。
錯有錯招,這個“厚,重,長,大”的家夥反而應為大量的承力結構和厚重的船體成為了結構最穩定的空間站,在其他空間站紛紛因為結構老化,材料疲勞而被迫報廢時,“和諧”號成為了人類惟一的長期太空前沿基地。“怪物”也由貶義變成了褒義,號稱”空間站裏的B52”。
“和諧號空間站,空間站裏的戰鬥機!”一個背鍋,牙都沒剩幾個的老太太出現在電視裏,緊接著一個帶八角帽的老頭跳了出來:“選‘和諧號’做實驗,你真是太有才了!”
“靠!又是廣告!”侯洱鬱悶的想,什麼時候老子滅了電視台那幫家夥,這麼嚴肅的節目也敢插廣告!
電視台領導顯然不這麼想,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這麼想。
電視台正在直播的是人類第二次捕捉太古黑洞的節目。
質量越大的物體,其周圍空間彎曲越大,如果物質密度達到使空間完全彎曲,形成一個封閉的球體,這就是黑洞。
大部分黑洞的產生是由於巨大恒星的坍塌。
太古黑洞不同,在一百五十億年前,那場狂野的大爆炸,時間和空間的開始,物質密度曾達到一個令人發指的程度。在這個物質團中,有無數次由於巨大的壓力而使很少質量的物質被壓成了隻有一個原子大小的太古黑洞。
這些黑洞如同幽靈一般在太空中遊蕩,直到30年一顆太古黑洞前被魯文基教授和他的學生柳文揚發現,通過一個代號“貓捉尾巴”的行動計劃將其俘獲為地球的一個小衛星。
第一個太古黑洞捕捉的成功,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於是追加大筆資金進行研究,這次好不容易又發現了一個太古黑洞,當然不能放過。
這樣一個電視節目當然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但要求所有人以嚴肅的態度,科學的眼光來看,那就強人所難了,因此,在計劃不是那麼緊湊的空當,編導果斷的插入了廣告。
侯洱無奈的轉向了旁邊的望遠鏡,一個機靈的小夥子立刻幫他調試望遠鏡。侯洱的專業並不是太空科學,他的專業是醫學,研究方向是“高質量粒子的生物化改造應用”,千裏迢迢跑到太空站隻不過因為這裏比較容易收集高質量粒子罷了。但是幸運的能直接觀察捕捉太古黑洞,不能不說是走了狗屎運。
從望遠鏡裏看去,一列光點排成弧形劃過月球和地球之間,那是大力神火箭,二十枚導彈排成一列,太古黑洞的質量並不大,大約隻有十幾到幾十億噸,火箭雖然被吞噬,但動量定律依然起作用,黑洞會一點點改變方向,從遠處看去,太古黑洞會就像一隻貪吃的貓,受到魚片地吸引,一口吞下,又走向下一個,一步步被誘入預定軌道。
現在黑洞馬上就要吞掉第一個誘餌了,那邊的電視也稍稍安靜了下來,看來廣告播完了。侯洱搖了搖頭,還是在望遠鏡裏看吧。
馬上就要接觸了,耳邊傳來電視的倒數聲“三,二,一”,視野裏的火箭古怪的閃動了一下,爆出了一團耀目的強光。縱使相隔幾十萬公裏,侯洱的眼睛仍被刺的生疼,十幾分鍾才看到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