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安則狂笑道:“禦史大人們對牛彈琴了這麼半天,還真夠傻的…”
弘曆鬱悶了,“你們怎麼這樣啊,我和雅朗說的有什麼不對的?真按我們說的來,那一定會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下其木格忍不住笑場了,弘曆這話怎麼象“你好我也好呢”…
弘曆跺腳道:“本來就是嘛,其實讀兩年私塾,能認字了,論語能背了,就該喜歡學什麼學什麼去。”
弘暄笑道:“四弟,這事實行起來難度太大…”
弘暄認為,弘曆和雅朗所提的教育一事貌似有點道理,但是,又覺得好像太,太不符合常理了些,弘暄認為自己回頭得好好想想,與教育改革相比,還是先建立政府災害預警機製比較實際,這個利國利民的措施實行起來雖然難度很大,但是卻不會有什麼阻力。
於是,弘暄便不管急得直抓狂的弘暄,自顧自的叫安安整理一下慈善會曆年來的賑災資料,他要拿來參考…
其木格笑道:“行了,別煩安安,這事找你舅子去。”
其木格知道弘暄是對預警機製上心了,便不再關注此事,反正老十應該會叫人慢慢摸索的,也許會走彎路,但前途總是光明的嘛,因此,其木格便決定在教育一事上下點功夫,自己這個穿越女好歹也得做點貢獻吧…
於是,弘暄便聽其木格問了,“弘暄,安安,其實弘曆說的讀書之事,改起來怕也沒那麼難吧?古人不是說了嘛,術業有專攻,咱不需要全才,需要的是懂行的人,如今這種教法弊端確實不少…”
安安笑道:“皇額娘,這個牽扯麵太廣了…”
其木格道:“不能因為牽扯麵廣就不做啊,是吧,弘暄?”說到這,其木格還瞪了一眼安安,怎麼能有畏難情緒呢?
而弘曆則幫弘暄答道:“就是,要迎難而上。”
弘暄笑了笑,隻問了一句,“皇額娘,科考怎麼辦?”
是啊,若真滿足弘曆和雅朗的要求,那整個教育體係都得全改了,更關鍵的是還會牽扯到科舉,科舉怎麼個考法,這可是關係到天下千千萬萬的學子切身利益的…
其木格想了想,道:“那也簡單啊,今年咱們將科目細分了,那麼十年之內,科考不變,應該不會引起大的動蕩吧?年紀大的就按老路子來,年紀小的就往細了學…”
其木格是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知道高考對廣大學子意味著什麼,是,大清需要朝前走,但不能以犧牲無辜學子為代價,因此,其木格在此事上並不冒進。
安安想了想,對弘暄道:“弟弟,額娘這法子好。”
弘暄思忖了會兒,道:“這倒還行,不過,聖人的學問該怎麼個細化法,還需時日好好琢磨。”
其木格笑道:“是啊,這些事是急不來的,但咱們隻要一步一步走就行了,我覺得吧,可以先讓翰林院成為咱大清的最高學府。”
這次是弘曆發言了,“皇額娘,最高學府是國子監,裏麵有國學生呢。”
其木格紅了一下臉,道:“嗬嗬,我不知道,嗬嗬,那麼這下就好辦了,先讓這個國子監增開課程啊,喜歡老子的就專門修老子,喜歡孔子的就鑽研孔子,來個百花齊放…”
弘曆忙補充道:“喜歡孫子的就研究孫子!”
其木格忙道:“這個不,咱們另建一個學院,就叫大清皇家軍事學院,專門研究怎麼打仗,將曆史上和最近的各個戰役拿出來講…”
弘曆忙鼓掌道:“這個法子好,我頭一個去當學生。”
其木格樂道:“咱們還可以叫太醫院開學招人…”
…
其木格漸漸的來了勁,漫無邊際的說開了去,最後終於說到了掃盲教育,“讓大多數孩子都識字,那些秀才們反正沒事,就讓他們教學生去好了,這樣朝廷給他們發的俸祿肯定比如今領的補助多,窮秀才們不是就能生活得更好嘛…對了,不是有許多舉人還在等著空缺嘛,全去學校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多好…”
當老十氣呼呼的回到儲秀宮時,正好聽見弘暄問:“皇額娘,銀子呢?朝廷去搶啊?還有,識字的多了,全去考秀才了,朝廷到時又如何安置?”
老十暈乎了,他們在瞎扯什麼啊?…
而其木格卻不假思索的回道:“那就鼓勵大家去鑽研其他嘛,比方說,研究鍾表啊,製作玻璃啊…”
見大家對此嗤之以鼻,其木格便來了句:“將中秀才和中舉的難度提高啊,還有,中舉後不一定就能做官,還得繼續考,朝廷每年將缺人的職位列出來,大家報名去考,優勝劣汰,還省了學子們四處找門路給人塞銀子…”
其木格將後世的公務員考試說出來了,門外的老十本來想吼一嗓子的,此時也不做聲了,若有所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