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鬱悶的老十兩口子(1 / 2)

老十接到其木格的家書後倒沒什麼驚詫的,他早給康熙說過了啊,外戚得試著斷了,康熙當時就沒怎麼激烈反對,現在沒指小老婆來,隻能說明康熙沒反悔罷了,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不過,見其木格在字裏行間都處處透著對康熙的感激之情,老十覺得得告訴其木格真相,能有今天這結果,自己可是出了大力的。

當然,當初老十沒給其木格交底,主要是對康熙不大信任,害怕其木格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今一切都已塵埃落定,老十自然要將原本屬於自己的功勞給爭回來。

對於弘暄的婚事,老十也沒多大異議。當初康熙透露出這意思後,老十就將喜塔臘氏家的情況給摸了個底,如今雖然不怎麼風光,但家主的為人還行,關鍵是子嗣興旺,生的兒子多,雖然沒特別拔尖的,但也沒那混賬透頂的,一句話,都是可供雕琢的,如果朝政需要,培養個四五年,喜塔臘氏家的勢也就起來了,和佟半朝比肩也不會落了下乘。

倒不是說老十對佟家有多不滿,佟家其實還是很低調的,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十不可能還像康熙那樣厚待佟家,總得安排些人去分佟家的幾杯羹,當然了,老十的舅舅家其實也是可以倚重的,但鈕鑽祿氏家名望本來就不低,這加恩隻能悠著來,抬得太高了,倒是在害鈕鑽祿氏一族了。

而且,如果不需要一個強勢的外戚,那就更好辦了,給足麵子就行。

所以,老十對康熙的這個安排其實還是比較滿意的,至於兒媳婦的品行,老十就沒管了,反正從康熙挑兒媳婦的眼光來看,老十對康熙還是比較信任的,除了八福晉太彪悍了,其餘的皇子福晉都是特適合放在家裏的,連其木格這個蒙古人都是理財的一大好手,所以,老十壓根不信康熙給他指婚時完全不知道其木格長的是圓是扁,京裏嫁來那麼多蒙古女子,誰有其木格能幹啊…

因此,對於其木格在信中的抱怨,老十壓根就沒放在心上。

這裏得解釋一下,老十這次出京,其木格可是做了萬全準備的,早早的就和老十約定了暗語,為了配合老十的身份,還將密碼本換成了孫子兵法。

所以,其木格在信裏是什麼話都敢講,連康熙小老婆的長遠籌劃也沒放過,當然,弘參落水的事,其木格也早早的就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老十,不為別的,就是怕老十聽了外頭的傳言更著急上火。

對於宮中主位的小算盤,老十也理解,若他額娘還在世,鈕鑽祿氏家的閨女可能立馬就給塞進來了。

所以,對於其木格這段時間發來的諸多信函,讓老十沒有一看過就扔腦後的,除了弘參落水事件,就是安安的選婿問題了。

對於落水的事,老十很是緊張,朝三胞胎下手,與陰謀陽謀好似沒多大關聯,更多的更像是單純讓老十過不了舒坦日子。

因此,老十趕緊給其木格回信,叫她提防著被掃地出門的奴仆的親朋好友,尤其是在毓慶宮附近當差的人,還有,密切注意十七阿哥的動向;當然,老十也給九阿哥去了信,叫他將三阿哥等有野心的皇子們的調查情況趕緊給他送一份來,九阿哥肯定早就行動起來了,對於這一點,老十一點也不懷疑;然後老十還專門給弘暄寫了封私信,問康熙有沒有聽進他的讒言去查四阿哥…

上述信函發完後,老十又匆忙追發了一封,告訴其木格,如果掌控不了局勢,就將老宅的徐公公和蒙古人弄進宮去,安全第一,其他的都是浮雲。

發完信後,老十除了擔心也就幫不上什麼忙了,而且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老十擔心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選婿一事可不是光擔心就行了,老十有些惱怒了。

一路行來,老十見到的蒙古王爺也有人提過安安,但老十都以年紀小推脫了,接到其木格的信,老十楞是不敢相信,安安都要16了?老十覺得自己都還挺年輕的,安安怎麼就長大了呢?

在老十眼裏,弘暄早就成人了,但安安就是一小丫頭片子,老十的大腦將兩孩子分得很開,自動屏蔽了兩人是龍鳳胎的事實,所以不知道是左腦還是右腦分裂的老十一下有些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惱怒的老十拿著鏡子照了半天,自己不老啊,安安怎麼能說親了呢?

聯想到十四家的閨女今年就要嫁人了,老十忙請教十四的心路曆程,十四自然也是唏噓了一番,舍不得啊…

老十一拍巴掌,是啊,哪是鬱悶安安大了,自己老了,而是舍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