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安然無恙的老十在弘暄的陪同下走出宮外,並矯健的跳上馬背時,大家已經對康熙徹底無語了。
於是,接下來,民眾便開始賭康熙什麼時候會下旨讓弘暄和那個蒙古小姑娘完婚,大家已經不屑於再去分析康熙會不會同意將娜仁吉娜指給弘暄了,直接賭康熙什麼時候認為這事會被民眾慢慢淡化,從而有臉下旨指婚…
中層幹部皆怒康熙不爭,但也不敢搞串聯去勸誡一二,除了搖頭就是歎氣,還得私底下發泄,麵上一個個都笑逐顏開,恭喜天家一團和氣。
重臣們和一幫皇子皆運用各種手段,竭力去打探康熙和老十到底對吼了什麼,可惜,康熙將人全趕到院牆的那一邊去了,沒人聽得真切,隻知道兩父子用了許多象聲詞和語氣助詞…
老十出宮時,三胞胎已經在較場上嘿嘿哈哈的做完熱身運動,正準備練習布庫,聽到最新消息後,弘參一癟嘴,對同窗道:“以後別再人雲亦雲的了,我阿瑪怎麼可能君前失儀,肯定隻是皇瑪法在教訓阿瑪。”
弘豐也道:“就是,若阿瑪真觸犯天顏,皇瑪法肯定會罰他的。”
弘曆覺得兩個哥哥言之有理,也煞有其事的道:“老子教訓兒子都能傳成這樣,唉,叫我說什麼好啊…”
四阿哥家的弘曆和弘晝春節過後也背著書包進上書房了,雖然文化專業課和武學專業課的老師不一樣,但武學時間和場地都是相同的,此時正和他們班的同學在操場上準備學習打拳,就在三胞胎班級占的場地隔壁,加之兩年級學生都是熟人,所以聽到消息後,一直是在共同討論。
當三胞胎發表完感觀後,四阿哥家的弘曆出聲了,很是不解的問:“如果是皇瑪法教訓十叔,怎麼傳言是說十叔和皇瑪法在對吼啊?雖說傳言不可盡信,但肯定是聽到了十叔的聲音,所以才會這麼傳來傳去的吧?”
經過乾隆這麼一分析,一幫小皇孫也回過味來,是啊,肯定是聽到老十的吼聲,才會有這類流言傳出來的啊,否則人家肯定是說康熙將老十叫到乾清宮,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弘參看了眼乾隆,道:“你阿瑪打你的時候,你難道不大聲求饒?”
乾隆笑道,“可聽說十叔還是很矯健…”
弘豐道:“你被你阿瑪打了,會一瘸一拐的到上書房四處宣揚嗎?”
雖然三胞胎和乾隆弘晝打過架,但小孩子哪來什麼隔夜仇,就連一直對重名耿耿於懷的弘曆在上書房見著乾隆兩兄弟也沒板著臉威脅乾隆不許叫弘曆,幾個小孩雖然沒成好朋友,但也沒自此不相往來。
但乾隆今天這麼一追問,三胞胎心裏立馬就非常的不舒服,雖然其他堂兄弟也在議論,但三胞胎的第六感卻使他們將乾隆討厭上了。
乾隆卻還在繼續,“阿瑪雖然嚴厲,但都是以講道理為主,鮮少打人。”
弘參掃了乾隆一眼,道:“喔,我還以為四伯吃齋念佛,已經成了得道高人,不屑於教子這等俗事了呢,原來隻是打得少啊?”
弘曆則問道:“你阿瑪打過你幾次?”
乾隆道,“我尚算聽話,並未受過罰。”
弘曆“切”了一聲,“我二哥和三哥也沒被阿瑪打過,我阿瑪還沒吃齋呢。”弘曆說得很理直氣壯,三胞胎隻被其木格在安居島打了一頓,因為他們幫助克裏蒂絲偷偷跟著弘政進京,而老十的確隻在京城打過弘曆,因為欺騙老師,本來想將三胞胎全打了的,但臨時改了主意,提前散場了。
弘曆說完後,又加了一句,“四伯要不信佛,還不知道有多凶呢,沒準打死你們也不一定,若有天四伯沒吃齋,你可小心些,免得被打死了沒地喊冤。”說著還嘖嘖兩聲,以示感慨。
乾隆沒了笑意,正色道:“四阿哥還請慎言。”
弘曆眉毛一揚,“你能說得我阿瑪,我就不能說你阿瑪,這是哪家的規矩?慎言?你先管住了你的嘴,再來說我!”
弘豐想上前拉弘曆,被弘參攔住了。
乾隆卻道:“我是在就事論事,你卻在憑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