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老十很忙,因為蒙古已經得到信了,知道羊毛也可賣錢,漠南蒙古的一幫王爺全派了得力的子孫到京城和老十拉關係,當然,他們也想親自來,但沒朝廷召喚,他們不能隨便離開蒙古,派管事吧,份量自然不夠,沒準連老十的大門都進不了,所以,一個個便派了沒封爵的、機靈的小兒子、小孫子帶著他們的親筆信,疾馳進京特意拜訪老十去了。
這幫漠南的蒙古王孫一個個到京後,到理藩院報了個道,給康熙上了個請安折子,便立即打馬到老十府遞名片,身後還帶著一箱箱的金子,蒙古人實在啊,送禮全送真金白銀,讓那些聽到風聲天天在老十府門外晃悠的禦史一個個紅了眼。
老十府前是一片車水馬龍,熱鬧得不得了,各色人等全將注意力投了過來,康熙自然也沒閑著,派了探子24小時輪班在那駐守,比攝像頭還攝像頭。
老十開頭幾天倒也低調,這裏說的低調不僅是指他受賄很低調,也指他接人待物很低調,衝誰都笑眯眯的,平白發了橫財,心情好啊,弘曆捉條蛇去嚇師傅,被告到康熙處,老十也沒惱,不僅沒惱弘曆,也沒惱人家師傅,還掛著一張笑臉給師傅陪不是,當然,陪完不是後,老十也當著康熙的麵說了,弘曆這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師傅睜隻眼閉隻眼就行了,隻要不給他太多的壓力,弘曆其實挺聽話的,絕不會再捉條蛇來嚇師傅了…至於弘曆的學業,大家不用擔心,自己這個當阿瑪的會給他請家庭教師的,絕不會讓弘曆掉得太遠…
然後在康熙的黑臉和師傅的白眼中,還和藹的叫弘曆給師傅賠不是…
雖然氣得康熙又摔了一個茶杯,但從頭到尾,老十的態度都很好,讓人挑不出一點錯…
就是禦史彈劾老十勾結蒙古,老十也沒蹬鼻子綠眉毛,吃牙咧嘴的在朝堂上發飆,而是笑容可掬的說,“禮尚往來,禮尚往來…”
又過了兩日,其木格的三哥查幹巴拉也來了,因為其木格的大哥覺得親戚間還是得多走動走動,否則情分慢慢就淡了,當然,本來想將自己的兒子派來的,但不巧的是,懂事能幹的恰恰生病了。
老十自然熱情萬分的招待了查幹巴拉,這下,那些早到的蒙古人更是天天朝老十府裏跑,老十不在沒關係,他們在大廳等就是,還有那機靈的,想直接坐在門房等呢,好在老十回府時第一時間見到老十…
九阿哥有些急了,老十再不著調也不能這樣啊,蒙古是依仗,但怎麼能過猶不及呢?這不是雙手將把柄獻給康熙嗎?
於是九阿哥按捺不住了,找到老十,叫老十趕緊去給康熙表表決心,不想老十卻讓九阿哥給他點優惠,他想包下九阿哥的飯莊,大宴賓朋,“我府裏的廚子弄不來那些花哨菜。”
九阿哥氣急,“你胡鬧什麼?還怕自己不打眼?”
老十笑道:“九哥,我就算閉門不出,一個蒙古人也不見,也討不到好,那我幹嘛有錢不收,我正缺銀子呢,收了禮總得回請吧?你放心,我會付你銀子的,記得給我打折啊…”
說完便揮揮手走了,留下九阿哥獨自一人鬱悶,是啊,老十說的是大實話,可,可總該想想法子吧?怎麼能真這麼幹呢?
不過,九阿哥想了一晚,也沒想出什麼好法子,看來老十是無論如何都和蒙古人扯不清了,於是,九阿哥便親自定了菜單,既然老十已經摘不清了,那就好好招待吧…
不過,除了那些蒙古人,老十還邀請了理藩院的頭和宗室的幾個人,然後還給自己的一幫尚有人身自由的兄弟都發了帖子,請大家在某年某月末日某時某刻光臨“歡迎蒙古朋友暨老十答謝親朋好友宴會”。
到了老十請客的那天,不僅蒙古人早早到了,連老十的那幫兄弟也趕了個早,說有好幾年沒白吃過老十了,今天這個機會實在難得,他媽也到得比較早,說是難得老十如此盛情,他們自然要好好捧場,反而是理藩院的頭有些忌諱,來得最晚,但也沒遲到。
老十在九阿哥的飯莊門口一臉喜色的迎客,弘暄和三胞胎也登台亮相,叔叔伯伯喊個不停…
到飯點後,老十這個主人便責無旁貸的說起了祝酒詞,從那文縐縐的開場白中,大夥可以瞧出,老十是特意準備了一番的。
老十先遙望紫禁城感謝了一番康熙,然後說了一大通滿蒙親善,讚揚了在座諸位為兩個民族的友誼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並代表京中的一幫兄弟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熱烈的歡迎,請大家一定吃好玩好,拿京裏當自己家一樣,別客氣…讓署理理藩院的七阿哥和理藩院的頭聽的臉上直抽抽。
歡迎了蒙古人後,老十又對京裏的客人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感謝他們在自己不在京的日子對弘暄照顧提點有加,當然老十還不忘衝四阿哥說了句,“四哥,雖然我不喜歡你那法子,但我也謝謝你了。”聽得一幫兄弟哄堂大笑,四阿哥微微扯了扯嘴角,不想老十又來了下一句,“你以後對侄兒們該說就說,這罰還是留給我來辦好了。”大堂裏的笑聲更大了,雖然四阿哥有點尷尬,但宴會的氣氛卻活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