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道:“他們也搬進阿哥所來。”
老十聽得直發笑,道:“皇阿瑪,兒子該不是你從宮外抱來的吧?”
康熙氣憤的看著老十,拒絕回答這個無聊問題。
老十也豁出去了,道:“皇阿瑪,兒子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重,從沒生過非分之想,這麼些年來,兒子在呂宋的所作所為,想必皇阿瑪也清楚,敢問皇阿瑪,我可生出了不臣之心?”
見康熙不吱聲,老十繼續道:“是,呂宋漢人都喜歡我,南洋漢人也服我,可您隨便派人去呂宋問問,問問他們知不知道康熙爺,問問他們知不知道皇太後,問問他們知不知道朝廷在哪…”
說著說著老十還拿那雙漸漸紅了的眼睛看了看康熙,見康熙惱怒的瞪了他一眼,正想再添點料,不想就見康熙朝左右使了個眼色,老十這才發現,屋裏的太監還沒被趕出去呢,於是怏怏的住了口,等人都走完了,大門也關上了,屋裏隻留下他們父子倆後,才繼續道:“兒子不是個聰明人,但也知道沒有朝廷,沒有皇阿瑪,兒子什麼都不是,最多就是個能幹的獵戶,所以兒子不管做什麼都記著皇阿瑪的恩德…”
吧啦吧啦,老十便動情的講了許多,說什麼他牢記軍功章有康熙的一大半功勞,對南陽漢民的洗腦工作那是時時刻刻都沒敢忘,還自掏腰包大肆的宣傳著康熙,成功的將康熙樹立為一個憂國憂民、為所有百姓撐腰的好皇帝,連呂宋土著民都知道大清的康熙爺牛逼得不得了…
說到最後,老十道:“兒子沒別的本事,但自問心中不敢一日無君父,不敢一日無朝廷,可皇阿瑪,你當我是你兒子了嗎?你當我是為朝廷在那窮鄉僻壤、拚死拚活的臣子了嗎?”
康熙本來聽得有那麼一絲感動了,想起當初自己聽探子回報時,好像也是挺高興的,情緒剛好了點,不想,老十又不打溫情牌了,開始咄咄逼人了。
康熙原本動容的臉一下又垮了下來,大聲質問道:“朕還對不起你了?啊?呂宋水師的裝備,你要什麼給什麼,你要錢要糧的折子朕能批都批了的,連藥材朕都給你運去了好幾船,彈劾你的折子朕能壓的都壓,實在壓不下去了,也是輕罰了事,你縱女行凶事情還小了,朕罰你沒?朕不僅沒罰你,還追封你額娘為皇後,你竟然還說朕沒將你當兒子看?沒將你當臣子看?你自己摸摸良心!”
康熙這話有明顯的邏輯錯誤,被老十逮著了,不客氣反問道:“那這麼說皇阿瑪是讚同安安追殺那姓張的了,所以才追封額娘以示嘉獎?”
康熙氣結,看來是被老十給氣糊塗了,“朕是告訴你,朕沒盯著你的錯處不放!”
老十心一橫,很牛逼的問道:“皇阿瑪,那您也捫心自問,額娘被追封為皇後,兒子我日後會不會屍骨無存?”
康熙楞住了,沒想到老十會這麼直接,一時反而不知該作何反應。
老十反正已經開了頭,往下說就十分的順溜了,直接問,為什麼要將他樹成靶子,他好歹也是有功勞的,怎麼說也在海外給朝廷占了幾個金礦,又沒玩陰謀詭計今天陷害一哥哥明天汙蔑一弟弟的,為什麼要欺負他這個老實人…
康熙聽得就差中風了,是的,他有時也期望能感受到尋常百姓家的父子情,希望兒子們能給他交交心,但聽了老十的大實話,康熙覺得他還是當君父好了,這普通的爹他當不了,於是一拍禦案,道:“朕不是說讓你回呂宋嗎?如果你不去摻和那些烏七八糟的事,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老十看著康熙,好笑的問道:“皇阿瑪,兒子離京了,四個兒子全留在宮裏,讓他們代替兒子當靶子啊?兒子沒那麼不知恥!”
康熙冷冷道:“朕會護著他們的…”
老十毫不領情,道:“兒子不冒這個險。”
康熙掃了眼老十,緩緩逼問道:“這麼說你是要抗旨了?”
老十將頂戴摘下來,磕了個頭:“皇阿瑪,我也是您兒子,您那位置,兒子不是沒動過心,可兒子卻沒怎麼去摻和,為什麼?不就為的讓孩子們能沒心沒肺的淘淘氣,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嘛,若兒子本本分分的做事不僅護不了他們,反而將他們置於險境,那兒子還本分幹什麼?但兒子也知道,兒子鬥心眼鬥不過您,也鬥不過那幫兄弟,所以,您直接將我圈了吧,這樣一來,孩子們也安全了,等新皇登基,沒準我還能出來透透氣,總比死無葬身之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