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跳躍思維(1 / 2)

等屋外的聲音漸漸沒了,康熙方盯著依舊跪在地上的老十道:“你怎麼還跪著?朕沒叫你起嗎?”

康熙此言一出,滿屋子人都打起了精神,下馬威來了。

老十心想,反正是要挨罵的,能先站站總比一直跪著好,於是說道:“孩子們太鬧騰了,兒子沒聽清皇阿瑪的旨意。”說完不等康熙說話,便自顧自的站了起來,笑著抱拳衝哥哥弟弟們打了一圈招呼,然後才肅手等著康熙發話,能多站一會兒總是好的,讓一幫兄弟仰慕不已,就憑這份淡定,也算得上兄弟中的翹首了。

不想,康熙還真的沒再喝斥老十跪下,也沒罵人,反而拉起了家常:“這新衣穿著還暖和吧?”

本來老十進宮後該找個地方換朝服的,但弘暄說康熙交代了,兒子給老子磕頭,又不是上朝,沒必要搞那麼正式,所以老十便和三胞胎一樣,穿著嶄新的常服進宮朝見康熙了。

聽康熙發問,老十頭一個想到的是康熙要拿新衣裳做文章了,於是很謹慎的回道:“還好。”

康熙掃了一眼老十,“你這身衣裳可都是弘暄張羅的,難得啊。”

老十和諸位阿哥一樣,以為康熙會借題發揮,用孝順的弘暄來反襯自己這群逆子,因此便翻了個白眼,打壓了一下弘暄,道:“他也就張張嘴罷了,又不必他拿針線繡,費不了他什麼事。”

康熙冷哼了一聲,“朕今兒總算見識了什麼叫身在福中不知福。”

老十想了想,隻好垂手含糊的應道:“是”然後便靜等康熙發招。

不想康熙哼完後,卻又跳轉了個話題,“聽說你在安居島大開殺戒,怎麼回事?”

老十道:“安居島剛發生地動,人心本來就不穩,此時有人在軍中煽動是非,兒子自然手軟不得。”

康熙嗯了聲,又跳轉了話頭,道:“入冬後太後精神頭不大足,你先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吧。”

這就完了?老十有些不大相信,楞在那沒做聲,等康熙挑眉再次“嗯”了一聲後,才趕緊領命,滿腹疑惑的跑了。

等老十跑遠了,乾清宮內的一幫皇子們才你看我,我看你,不得不相信康熙和老十的會麵真的就這麼不溫不火的結束了,怏怏的退了出來,太失望了…

出了乾清宮後,八阿哥對九阿哥道:“九弟,咱們還是在宮外等十弟吧。”

十四也道:“太後精神不大好,十哥請完安就會出來了,咱們就到宮門口等著。”

九阿哥拉了拉領口,康熙今天不發難,不代表明日早朝老十會有好日子過,雖然老十處理的很漂亮,但源頭呢?為什麼軍營會鬧事啊?禦史都不是傻子,沒人會說老十不該殺人,但縱女行凶的罪名怕是鐵定要按在老十頭上的,八阿哥要愛惜名聲,隻會各打五十大板,十四又在兵部辦差,為了安撫軍心,也不會怎麼幫老十高唱安安有理,因此接下來的幾天,九阿哥認為自己必須得上朝幫老十撐起場子,如今天這麼冷,在宮門口吹了風得點傷寒倒是小事,可因此上不了朝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九阿哥便否決了他們的提議,招呼大家去他的飯館,反正都要在那給老十接風洗塵的,大家還是邊喝茶邊等的好。

事實證明九阿哥是英明的,因為直等到宮門下鎖,不僅老十沒出來,連弘暄和三胞胎也沒回府,累得十四阿哥跑到九阿哥府上住了一晚客房。

倒不是三胞胎惹了禍,人家老實著呢,老十到慈寧宮時,三胞胎規規矩矩的站在太後麵前,笑眯眯的教太後怎麼分辨他們三兄弟,聲音不大不小,非常適中,讓老十很是滿意。

老十給太後見完了禮,就打算帶三胞胎出去,太後畢竟上了年紀,太費神了不好,不想,乾清宮的太監來了,說康熙有請。

老十一點也不詫異,心想,這才叫正常嘛,久別重逢,康熙不罵自己一頓,別說康熙了,就是自己都不習慣,於是,老十便交代弘暄,帶三胞胎出宮,不想,太後卻留人了,說是三個一模一樣的眉清目秀的小阿哥在她跟前這麼一站,她看著歡喜,要留他們一起吃飯。

自己的孩子怎麼瞧都是好的,雖然老十知道三胞胎是鬧騰的性子,但瞧他們乖巧的站在那,自己也覺得養眼,所以也沒在太後麵前說三胞胎的壞話,隻叮囑了弘暄兩句就匆匆跑回乾清宮等康熙罵人。

到了乾清宮一瞧,果然,康熙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閑雜人等全清了場。

老十打定主意,一定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讓康熙出了心中的惡氣再說,否則明日早朝,康熙不幫安安說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