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家康熙這一脈今年都有點流年不利。
康熙的兒子鬱悶不已,老十家的三胞胎也是滿臉的不忿。
這一日,弘暄照舊在學堂做作業,雖然上書房的師傅不在身邊,弘暄依舊求知若渴的在蔣先生的教導下在學海裏泛舟,想偷懶也不行啊,康熙的家庭作業又來了,而且難度都不小,光解題就得耗去弘暄一個時辰,就這樣還不敢保證答案正確,若題都解錯了,答得再有文采,那也隻會換來“文不對題”四個批複,弘暄除了發奮,別無他法。
安安也在學堂裏聚精會神的跟著聽課,倒不是安安心有大誌,要向天下證明女子能頂半邊天,而是不想以後如其木格般被自己的子女笑話。
隻有弘政變著法的想逃課,無奈老十早就給臨時教師發了話,誰都能中途開溜,就弘政不能,他得對九阿哥負責。
但是,弘政的日子還是比上書房好了許多,一個老師教兩個年級,弘政自習的時間便多出了許多。
弘政每每都表示讀書得吸天地之靈氣,悶在房間裏事倍功半,非要在院子裏溫書。蔣先生也不為難他,反正如果弘政自習沒用功,屆時拖堂就是,保證學習時間一分不少,還省了諸多口水,因此弘政便拿著本書在院子裏閉目養神。
一切都平靜如往昔。
但是這一天,院子外來了三個不速之客。
老十還是很重視教育的,讓安安跟著在外院學堂讀書,就是想避免三胞胎的打擾,即便如此,依舊在學堂院子外布置了多重守衛,這裏得特意注明一下,這些守衛都是防三胞胎的,但是,如今的三胞胎早已不是吳下阿蒙,沒晃進院子,不是他們水平不夠,而是他們還未打這院子的主意,又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哪兒都是三人行,三個小腦袋瓜子湊一堆,隨隨便便就能找到豐富多彩的節目,因此,當弘暄和安安上學時,三人也沒什麼不適應,照樣玩得不亦樂乎。
老十的新居有些大,三胞胎東逛逛、西玩玩,楞是浪費了許久才發現有一處似乎守衛特別多,不僅僅大門口增加了崗哨,院牆下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東瞧瞧,西看看,確認的確不是外牆後,好奇心便來了。
這好奇心一起,三人便集中火力開始了攻堅戰,外牆不能翻,翻一次就一天不準吃肉,這是其木格給他們訂下的規矩,他們倒不是有多守規矩,隻是當今目前而今現在眼目下,三人在院子裏還沒玩膩,因此肉的誘惑力便占了上風,暫時沒去觸及其木格的底線。
外牆不能翻,這不是外牆,自然能翻了。
可守衛一見他們,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們走哪兒,守衛跟哪兒,一點也不怕調虎離山。
三人強攻了半個時辰,尚未能如願離地一寸。
聿兒幹脆不做無謂的嚐試了,直接在院門口坐下,叫來自己的親兵,要求他們向守衛發出比武邀請。
自己兒子是什麼德行,老十和其木格心知肚明,因此搬來安居島後,特意在二門處多設了一個排的兵力,隻要三胞胎出了內院,這一排人必須跟在他們屁股後麵,算是三個小家夥的親兵了。
聿兒一發話,他的親兵便犯了難,躊躇著不知該如何是好。
修兒則想了想,“那你們自己練吧。”
這話親兵們愛聽,趕緊行動起來,生怕聿兒不同意。
厥兒不明所以,對兩個哥哥很是不滿,太容易放棄了吧?
於是,聿兒和修兒便坐在院門口看士兵操練,厥兒繼續圍著圍牆打轉,身後當然跟著一大隊的人,有自己的親兵,也有嚴防死守的守衛。
聿兒和修兒很有耐性,在厥兒氣喘籲籲的繞了兩圈後,兩人還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武術表演。
厥兒很生氣,喝了兩口水後,又待繼續,不想一直安靜的聿兒和修兒卻突然吵了起來。
三胞胎平時沒少爭執,但一般都是厥兒和修兒鬧騰,聿兒當調解者,從未見聿兒親自上過戰場。
厥兒感覺很稀奇,也不生氣了,站在那兒認真的看了一會兒,才想起跑去勸架,不想剛說了句:“你們別吵了”,修兒就直接將戰火燒到了厥兒身上,也不和聿兒吵了,直接對厥兒小聲吼道:“笨蛋,大笨蛋。”
厥兒一下就來氣了,雖然自己是頭回勸架,但聿兒不就是這麼說的嗎?厥兒很想衝修兒吼回去,但實在舍不得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勸架機會,誰知道聿兒吵架得等幾年?
於是,厥兒想了想,便道:“那你們慢慢吵吧,吵累了我再給你們評理。”說完後,厥兒很得意,認為自己比聿兒有水平多了。
厥兒此話一出,聿兒不做聲了,修兒則恨恨的瞪了厥兒一眼,道:“氣死我了,氣死我了,你要不是我弟弟,我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