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多事”(2 / 2)

弘暄趕緊順著杆子往上爬,“阿瑪,真的,我對您一向是有什麼說什麼的,現在也一樣,咱們這裏不時有商船靠岸,我想和這些商人打打交道…”

見弘暄搶了弘政的台詞,老十得瑟不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

老十正要板臉拒絕,就聽弘暄慢慢解釋道:“九伯如今在蒙古,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京,我想先做一番調查,以供九伯日後參考。”

老十淡淡道:“調查什麼?洋人為什麼自己不用鴉片?”

弘暄搖搖頭,“我也不知我想調查什麼,就是隨便問問,主要是洋人太奇怪了…”

其木格聽了,立即舉雙手支持,“爺,就依了弘暄吧,也耽擱不了多少時間,再說了,有你在呢,弘暄的騎射功夫絕對拉不下。”

老十想了想,最終還是應了,但警告弘暄:“你若敢一心撲在商賈之事上,當心爺打斷你的腿!”

弘暄自然是又表白了一番自己的偉大誌向,為大清死而後已…

接下來的日子裏,其木格興致高漲,很是亢奮,就像才吸食了鴉片似的,天天拉著弘暄給他出謀劃策。

雖然曆史書上對鴉片戰爭爆發的內因外因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但其木格也沒記住那麼多,隻知道是貿易逆差太嚴重了,於是,便著重提醒弘暄要調查洋人進貨和出貨之間的差額,還叫弘暄給康熙用信鴿發出求助信息,從海關衙門調相關文檔好好研究一下…

但弘暄卻認為調閱朝廷文檔應該是九阿哥做的事,便拒絕了其木格的提議。

其木格道:“你既然來了呂宋,離洋人也近,光是在軍營曆練其實意義不大,不如好好的研究一下洋人,要知道大清有傳教士,有洋商,但洋人那裏卻沒咱們的和尚和道士,而且似乎也沒咱們的商人,如今是洋人將咱們研究的門清,但咱們卻連洋人的老窩到底在哪兒都不清楚,別說打了,人家如今光是賣給咱們阿片,就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了!你將這問題研究透了,對咱大清隻有好處絕不會有害處的,不就調閱一下文檔嘛…”

弘暄認真一想,覺得有理,當即就將信鴿放飛了出去,然後在其木格的幫助下,花了二十多天的時間才擬定了一個調查大綱,其木格太急切了,管他有用沒用的,反正隻要是自己知道的,哪怕是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信息,也全一骨腦的倒了出來,要求弘暄將之全部列入調查範圍,反倒讓弘暄多花了些時間才理出一條主線,當然,中間安安也出了不少力,幫著磨了許多墨…

老十本來站在一旁置身事外,不想卻還是被其木格分派了差事,命他邀請西班牙商會的會員們在呂宋水師駐地開一個茶話會,“這裏本來停靠的商船就不多,洋人的更少,叫弘暄怎麼調查?”

於是,老十這頭老黃牛便不情不願的發出了請帖,當然,還是不忘嘮叨道:“同樣都是養兒子,怎麼就爺的事多!”

老十認為自己的事多,康熙也有同感,當然,也是認為老十事多!

雖然弘暄給康熙的信函中對雪茄的物證性質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但無奈,康熙早已接到了密報,知道弘暄買了兩隻雪茄,也清楚老十在海上突然間莫名其妙的黑了臉,而且弘暄神情也不大對頭,原本康熙並沒將雪茄與老十黑臉聯係起來,但一對照弘暄的信函,康熙這人精,立即就猜出了個大概,老十要不是為了雪茄鬧別扭,弘暄會在信裏著重強調此乃物證而非禮物?

康熙不覺搖搖頭,竟然讓弘暄一人去馬尼拉的老十欠考慮就算了,怎麼還多事的阻撓弘暄進步呢?

於是,康熙也不爽了,本來這隻雪茄是當證物還是禮物全憑自己心情,九阿哥收到的才是鐵板釘丁的物證,瞧讓老十攪和的!

康熙很想學學老十,犯犯牛皮氣,將這隻雪茄收歸己有,但一來康熙不想為難弘暄,二來對洋人的商業行為也很是不解,直覺認為不是什麼好事,便也沒節外生枝。但九阿哥在蒙古也辦的是正事,而且比洋人的事急多了,因此康熙倒沒急著召九阿哥回京,反正已經發了臨時禁令。

再過了一個多月,當看到弘暄的調查大綱後,康熙很是欣慰,若不是弘暄的標題是商貿調查,康熙都以為是敵國情報總調查了…

於是,康熙大筆一揮,不僅命廣州海關衙門給弘暄送去備份,還命理藩院也趕緊整理出相關資料,給弘暄發去快件。

而九阿哥,康熙也不確定等他回京後是否讓他主辦此事,弘暄那麼能幹,等他那裏出了結果再說,屆時再考慮看要不要將功勞分些給九阿哥…

康熙心情剛舒暢了一會兒,就見太監來報,慈寧宮裏太後發火了…

小聲說一句,能不看盜版就別看吧,唉,訂閱狂下,沮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