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暄以為自己沒聽清楚,忙道:“什麼?”
其木格詳細的加上了幾個定語:“他自己在海邊逮的一條魚。”
弘暄笑不出來了,呆了半響:“額娘,我還是趕去宮裏吧…”
其木格忙拉住弘暄,“別去添亂,你阿瑪說他還留了後手。”
弘暄已經對老十不大有信心了,懷疑的問道:“管用嗎?”
其木格其實也與弘暄一樣,沒法對將一條海魚當寶物的老十抱希望,但卻不願意弘暄去宮裏幫老十說情,十之八九,康熙肯定會狠訓老十,這場麵還是別讓弘暄親眼目睹,畢竟老十還是很介意自己的臉麵的,因此其木格便重重的點點頭,言不由衷道:“你阿瑪厲害著呢,別擔心…”
而一幫皇子們在弘暄出宮後,便立即從四麵八方趕到了乾清宮內:三阿哥說今日有了新的詩作,請康熙指點一二;四阿哥說戶部有個計劃需要康熙拍板;五阿哥說想給廟裏捐點香火錢、給太後祈福,專門來征求康熙的意見,到底是選京郊的哪座寺廟比較好;七阿哥則交上了禮部工作報告的初稿;八阿哥本來也準備的是吏部的工作報告的,見七阿哥搶了先,隻好改口說吏部的會議室需要修葺一下,特來請康熙批款,四阿哥難得的沒當場挑著眉毛叫戶部沒錢;十二阿哥則說蘇麻拉姑生前禮佛的佛堂門前開了一朵花;十四是前天就回來的,大炮改良進展已經彙報完了,今天是特意邀請康熙去西山火器營實地考察的;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則說是專門前來給康熙請安的…
雖然康熙的眼神很不悅,但這夥人卻視若無睹,雖然康熙神速的一一做了回複,但大家卻能想方設法的立即找到新的議題,然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熱火朝天的討論中,讓康熙不好意思打斷。
當一太監附到康熙耳邊悄悄告之其木格也跑回來了時,大夥雖然不知道小太監到底帶來的是什麼信息,但瞧著康熙瞬間黑了的臉,便知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大家的話題便立即從吏部辦公室的裝修草案改為了如何更好的為太後祈福…都是人精啊,事關太後,康熙總不好在沒得出結論前就趕人吧…但祈福的形式就那麼幾種,大家絞盡腦汁的討論了許久,眼看就要詞窮了,還好,老十終於踏進了乾清宮。
一見老十穿著朝服,這幫皇子們一個個都在心裏將老十罵上了,這都什麼時節了,竟然還沐浴更衣,故意的啊!
老十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眾怒,規規矩矩的跪下給康熙磕了個頭,“兒子見過皇阿瑪,皇阿瑪吉祥。”
康熙嗯了聲,沒說話,也沒叫起。
老十跪了一會兒,見康熙沒理他,便道:“萬壽節時,兒子未能回京給皇阿瑪賀壽,一直引為憾事,可巧,兒子在呂宋偶然得一寶物,一時心急,便匆匆送進了京,兒子隻想讓皇阿瑪開心,不想卻又忘了朝廷律法,請皇阿瑪責罰。”
老十此言一出,一幫等著看老十咆哮乾清宮的皇子全傻眼了,怎麼和大夥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康熙也有些詫異,他設想過老十的諸多開場白,唯獨沒想到老十一來就打親情牌外加請罪,楞了楞後,康熙終於淡淡的道:“起來吧。”
老十悄悄吐了口氣,忙爬起來,抬頭看了看康熙,慚愧道:“皇阿瑪瞧著氣色不大好,可請太醫瞧過了?”
這下連康熙也覺得老十過於陌生了,老十什麼時候這麼體貼了?康熙仔細盯著老十看了一下,沒錯,不是冒牌的,於是便重重哼了一聲。
老十又跪下了,“許是兒子行事莽撞,讓皇阿瑪生氣傷身了,都是兒子的錯,兒子真是無臉見皇阿瑪…”
乾清宮內一片寂靜,康熙沒與這麼善於自我檢討的老十打過交道,有點不知從何處下手,隻好多花點時間想詞;而一幫皇子還沒從震驚中恢複過來,又被老十給閃了一下,一個個也隻能站在那裏努力消化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康熙想了半天,決定以不變應萬變,便緩緩開口了,有些不大自然的說道:“你知道就好,起來吧。”
老十第二次爬了起來,這回才與一幫兄弟打了個招呼。
見場麵上的禮節全做完了後,康熙正想叫老十將寶物呈上來,不想卻聽三阿哥問道:“十弟,聽說弘暄接你去了?”
“弘暄”兩個字終於出現了,這讓老十的兄弟們精神一震,大家立即做好了準備,等著老十發難…
康熙恨恨的瞪了三阿哥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