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弘暄懂事了,但老十家不懂事的人卻大有人在,康熙剛舒坦了兩天,血壓又給氣高了。
廣州巡撫的彈劾折子緊趕慢趕,終於擺到了康熙案頭上,一開始倒沒怎麼引起大夥的注意,以為不外乎就是老十一家人搖著扇子當惡霸去了。
的確折子一開始是彈劾老十治家不嚴,家奴跑到官宦之家打砸破壞,還逼迫別人休妻,不想,師爺前去問話時,卻反接了一張狀紙,狀告程家義害死自己的小妾春枝。
大家對此沒什麼興趣,也許是程家義得罪了老十,老十找這麼個由頭收拾他,反正衙門慢慢斷案就是,除了禦史義憤填膺的要求康熙嚴懲老十外,其他重臣都沒言語,要收拾老十,也得等衙門下了結論再說。
當然,三阿哥已經在琢磨要給廣州巡撫一點壓力,告訴他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隨著彈劾折子一起送上來的,還有廣州巡撫的請罪折子。
說是自己管理失職,還是老十府裏的管事帶人砸了三家煙館、放火燒了煙館裏的阿片後,才知道城裏出現了煙館,覺得自己愧對康熙的信任,請康熙給予處分,當然,在末尾還是稍微提了提,如果老十府裏的人能將此事報告給衙門,由衙門出門,他們也不會被當地商賈視為仗勢欺人。
禦史便彈劾起了廣州巡撫,因為大清是明令禁止煙草的,但也沒放過老十,畢竟你程序不合法啊,怎麼能以暴製暴呢?而且,你砸煙館,為什麼燒阿片啊?這兩者之間沒什麼關聯啊,不排除老十是因為在生意上吃了排頭,找人發氣。
朝中有分量的人還是沒怎麼出聲,若康熙心情好,沒準還會說老十心係社稷,畢竟煙館本身就不合法,再說了,老十在呂宋都知道了,就在廣州城住著的巡撫會不知情?若老十反咬一口,廣州那邊的官場怕不得安寧。
各方勢力在廣州都有人手,目前倒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大家都不想輕易破壞。
因此,第一天,廣州巡撫上的兩個折子,康熙除了聽禦史口若懸河的叫了半天外,倒也沒聽到其他噪音。
不想接下來的幾天,這彈劾的折子川流不息的往紫禁城送,終於讓朝野沸騰了。
程家義的案子倒沒什麼,就是讓大家多了點八卦,先別說時間隔得有些遠,查不到證據,就是查到了,程家兩口子也攤不上什麼大罪,小妾的命又不值錢,雖然這個小妾是老十送的。
因此後麵的折子便是雙方大打口水仗,從人命漸漸引申到虐待庶子,不過,這也隻能說程家兩口子薄情,這孩子好端端的活著,官府也就是起個調解作用,最多就是說程家義品行不端,不能為官罷了。
不想後來又發展為程家舉證說小妾偷人,他們能給孩子留了一條命,已經是非常非常難得了…
總之,這案子眼下就亂七八糟的攪和著,朝臣們在大殿上雖然都豎起耳朵認真的聽,但也不過是為了回去應付好奇心勝過貓的女眷們…
但煙館的案子卻不同,猖狂的人見得多了,橫著走的人也不少,但向其木格如此橫的主兒還真少見。
三家煙館老板已經上了狀子,說自己是冤枉的,他們的店雖然起名叫煙館,但卻從未提供過煙草,都隻是阿片,朝廷可沒禁止阿片。而且,老十商行手裏還握著20箱阿片呢。
清朝禁止煙草,主要是因為煙草利潤高,擔心地主都不去種糧食,全去種這經濟作物,到時不是災荒年怕都得餓死人,吸煙有害健康倒不是主要原因。
當然,禁止煙草也變相的讓大家漸漸開始吸食純阿片,以前洋人最多還是將鴉片摻雜在煙草裏,這都是後話了。
反正煙館老板人家告的在理。因此,這個案件已經明了了,商場上的打擊報複啊。
巡撫這邊雖然還是上了個彈劾折子,狀告老十與民爭利,但還是表示自己在努力的安撫著煙館老板,希望大家庭外調解。
不想,巡撫這邊還在做工作呢,那邊老十的副總管又出麵了,在廣州最繁華的街道搭了個戲台,將三個煙館老板全逮那去了,並搬來20箱阿片,揚言,要用一年時間,天天的請這三人好好享用阿片,叫大夥都做個見證。
官府帶兵救人,卻被老十的家丁給打了回去,揚言說,“福晉說了,他們想走也行,換巡撫上來!”…
別說康熙了,就是查幹巴拉聽了這話也差點得腦溢血,隻有弘暄振振有詞,“定是巡撫涉案了,皇瑪法,朝廷得另派人去,讓我額娘含冤得血!孫兒願往!”
康熙一聽,也懶得給他檢查作業了,直接罰抄寫20篇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