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迎新(1 / 3)

大年三十上午,穿著吉服的弘暄在宮裏不停的磕頭,給累了個半死。

回到阿哥所後,弘暄喝了杯酸奶—雖然生意不見有起色,但弘暄還是鍥而不舍的堅持以實際行動支持著自己的產業--,想著自後日起,還得到一群叔叔伯伯、宗室親戚家去磕頭請安,弘暄就不由埋怨其木格,為什麼不早些給他生幾個弟弟,就算沒留守京城,至少春節前也可以打發回來幫著走走親戚。

不過,下午就沒弘暄什麼事了,所以弘暄便琢磨著是不是趁下午空閑時分出宮去逛逛,要不到時候給安安寫信,隻能寫自己暈頭轉向磕了亂七八糟的一大堆頭後,年就過完了。

於是弘暄胡亂吃了兩口午飯,睡了一覺後,就跑到十四住所,問十四福晉要腰牌,說是要過年了,自己得回府視察一番。

弘暄雖然很想在宮外多逛些時辰,可怕十四不好說話,便掐算著時間,等十四差不多去保和殿赴宴後,才穿著便裝去纏十四福晉。

可不想,弘暄剛拿到腰牌,康熙身邊的跑腿小太監就找了過來,說康熙命他趕緊去保和殿。

每年除夕下午,康熙都會在保和殿大宴藩王和群臣,所有皇子都會出席,但卻沒皇孫什麼事,因此不光弘暄傻了眼,十四福晉的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探究。

雖然太監催得急,但弘暄還是跑回自己房間換了吉服,才匆匆趕去,否則穿著一身便裝,那不是大過年的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嘛。

到了一看,廢太子的二阿哥弘皙也在,弘暄不由暗道聲還好,忙在弘皙身後站定。

雖然弘暄覺得還好,可弘皙和在場的眾人卻不這麼覺得,弘皙雖然不是嫡出,但卻一直養在原太子妃名下,比弘暄這個郡王嫡子的血統還是要高貴一些,而且最近幾年,康熙處理政務時也經常會將弘皙帶在身邊,廢太子被圈禁在鹹安宮後,康熙並沒厭棄弘皙這個嫡孫,反而優寵有嘉,一來畢竟有多年的情分在,二來也向眾人彰示自己的慈愛之心,所以19歲的弘皙出場引起的漣漪遠不及10歲的弘暄。

加之弘暄又遲到了一會兒,自然越發醒目。

弘皙扭頭對弘暄笑了笑,拿出一副堂兄的派頭,“怎的遲到了?”

弘暄隻回笑了一下,沒有回答,與其說康熙臨時起意,還不如讓大家自個兒猜去。

三阿哥則衝四阿哥說道:“四弟,看來咱們確實老了,如今侄兒輩都起來了。”

四阿哥心裏也不是滋味,但卻不象三阿哥那般,不分場合的亂感歎,隻扯了扯嘴角算是回答,倒也符合他一貫的行事作風。

以五阿哥為首的一幫遠躲是非的皇子心中也是百轉千回,但都低頭做沉思狀,如老僧入定。

八阿哥和十四神色有些複雜,雖然並沒多看弘暄兩眼,但眼珠轉動得卻比先前快了不少。

九阿哥則似自言自語的說道:“十弟不在,弘暄代十弟出席這等場合好像也說得過去,弘暄畢竟已經10歲了,算得上個小大人了。”說完還不經意的朝八阿哥笑了笑。

阿靈阿則半合著眼睛不知在打什麼主意。

就在眾人的揣測中,康熙大駕光臨了。

整個宴會除了弘暄的到來不在大夥的掌握中外,其餘的倒皆遵循往年的流程,看來康熙並沒什麼改革的意圖。

在康熙的授意下,皇子們負責招呼朝中大臣,弘皙負責給康親王等著敬酒,而弘暄則負責招待蒙古敖漢部的郡王溫布等在京的蒙古王公。

因熱河巡獵才結束沒多久,所以此番在京迎接新年的蒙古王公除了溫布,就隻有回京敘職的策棱,康熙的女婿。

而溫布則是皇太極的中宮皇後哲哲的外孫子,與康熙同輩分,也娶的皇家郡主,前先因病耽擱了熱河之行,因此特意請旨,攜帶家眷回京省親。

弘暄的任務看似最輕,而且也符合他母族的身份背景,倒讓人挑不出什麼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