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那天乾清宮裏上演了一場父子鬥,場麵火爆的不亞於火星撞地球;
據說,康熙盛怒之下大喝一聲,乾清宮都抖了三抖,天子之怒嘛,威力自然不可小窺;
據說,老十也氣勢衝天,威風凜凜的衝康熙對吼了回去,乾清宮上的匾額都晃了一晃,張飛都能喝斷當陽橋,老十沒吼落匾額看來是沒盡全力;
據說,康熙氣得扇了老十二十個大嘴巴;
據說,老十生生受了二十個耳光,不敢還手,便發氣將乾清宮的地板跺出了幾個大窟窿;
據說,康熙被老十氣得吐了口鮮紅鮮紅的血;
據說,老十被康熙打得滿地找牙;
…
一時間眾說紛紜,模糊了真相。
不過,第二日,康熙照常上朝,看上去身體還不錯,老十也照舊上班,臉既不紅又不腫。
兩父子朝堂上並沒有交流,因此大夥沒能如願見識兩人劍拔弩張的緊張事態。
本想再次瞧瞧康熙笑話的文武大臣有些失望,看來傳言不可盡信啊!
也是,老十本來就是個大嗓門,再一激動,那聲音想讓人不誤會都難。
大部分人都傾向於康熙與老十上演了一場父子情深的戲碼,可因老十是個大老粗,於是原本感人肺腑、大可流芳百世的一幕就這麼給演咂了,還鬧了個大烏龍。
而另一小部分人,也就是對康熙和老十有著深刻了解的皇子們自然不會那麼容易被糊弄。
太子得了乾清宮眼線的再三保證,便耐下性子等著下半場演出;
三阿哥也跑進宮裏請了兩次安,然後便抿嘴笑著,一步三搖的出了宮;
四阿哥則派人進宮將乾清宮的設備更換情況做了個調查,不出所料的得知,在傳聞康熙和老十對撞的當天,乾清宮裏的盆盆罐罐全換了個遍,四阿哥很是納悶,肇事雙方到底是偃旗息鼓了,還是在養精蓄銳?
八阿哥也再三核實了宮裏幾撥眼線的說辭,然後便將眼光轉向了九阿哥;
十四仗著自己住在宮裏,朝乾清宮趕場似的走了幾趟後,也跑到九阿哥的別院,等著九阿哥解惑。
九阿哥壓根就不費神去打探消息,他閉著眼睛都敢以項上人頭擔保,兩父子鐵定火拚了一場,至於勝負,九阿哥不敢肯定,隻能猜測大概打了個平手。
九阿哥的解釋讓八阿哥和十四都不大滿意,他們迫切想知道的是,後繼將會怎麼發展?
九阿哥癟癟嘴,搖頭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但還不忘對十四寄予眾望,“十四弟,不管怎麼說,你十哥肯定是惹皇阿瑪不痛快了,你可別讓機會白白溜走了。”
十四捶胸頓足道:“我原本今天就該去西山的,好不容易才找了個由頭多留了一天,明兒怎麼也得去西山應卯了,你讓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什麼法子啊?”
九阿哥笑道:“你現在就進宮去找皇阿瑪,我呢,去找你十哥,慫恿著他再和皇阿瑪鬧一場。”
十四聞言大喜,抬腳就要走,臨出門的時候總算找回了一絲理智,懷疑的看著九阿哥,問道:“九哥,你怎麼不願意十哥辦這差事啊?”
八阿哥原本想等十四走後才詢問的,此時見十四開口提了出來,便危襟正坐的等著九阿哥給出答案。
九阿哥歎了口氣道:“這差事聽著是好,可要得罪的人也不少,十弟那腦子,我怕他到時候被那幫人給生吞了,連個全屍都撈不著。”
十四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發的,繼續追問道:“可這次去的是呂宋…”
九阿哥笑道:“等他在呂宋呆了兩年,八旗的事鐵定避不開他,我這也叫未雨綢繆,而且,我也怕十弟一起性,在呂宋又和洋人幹上了,隔著汪洋大海的,朝廷就是發兵,也救不了急啊。”
說到此,九阿哥忙又解釋道:“十四弟,我可不是將你朝火坑上推,我是覺得你辦事穩當得多,所以才…”
十四擺手道:“九哥,你不必多說,我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不管這事能不能成,我都先謝過九哥。”
九阿哥甚是欣慰的點點頭,就衝這話,老十就和十四不是一個檔次。
八阿哥覺得九阿哥說的話句句在理,也不再懷疑什麼,隻是囑咐九阿哥煽風點火的時候注意點分寸。
九阿哥自然應下,送走八阿哥後,又細細品了一壺茶,好好的潤了潤喉嚨,方才叫人牽馬朝老十府上走去。
而老十此時正勸著唉聲歎氣的其木格:“其木格,要不先這麼辦吧,爺爭也爭了,鬧也鬧了,可皇阿瑪就是不鬆口,你瞧瞧,爺身上好容易結好的疤都給掙開口子了,這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