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抓周(下)(2 / 2)

修兒一聽,忙拿起手絹搖著腦袋擦了擦鼻子,然後又瞪圓了眼睛,最後還來了一聲“哼”。

此時正繞著桌子亂跑的小瘋子厥兒也適時停了下來,舉起雙手,大聲歡呼道:“啊,啊,啊”,仿佛是為修兒的表演捧場。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三個小家夥事先早排練了幾百遍,否則怎麼會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三阿哥憋紅了臉,在大夥的憋笑聲中,差點氣得背過氣去,可為了給康熙留下一個好印象,隻得故作大度的不與理會。

而始作俑者聿兒此時則抓了一本書,爬到康熙麵前,康熙楞了楞,朝老十詢問的看了眼,還不忘微微朝後退了半步,生怕這書的墨跡沒幹。

老十忙解釋道:“皇阿瑪,這小子喜歡讀書,兒子給他們做了本畫冊,他總喜歡叫兒子與他額娘給他講解,不想今兒卻找上了皇阿瑪。”

大夥一聽,心想,看來這送子娘娘處還真得多去去,若不是送子娘娘顯靈,老十和蒙古福晉兩大老粗怎能生出一個不僅打小就喜歡讀書、而且還特有眼力勁的斯文人來?

太後笑道:“這孩子,以後怕是個讀書的料。”

宜妃也笑道:“可不是,看來咱們滿人中又會出一名大才子了。”

其木格忙謙虛道:“太後和宜妃娘娘抬愛,聿兒其實也調皮得很,當不起的。”

康熙也笑了笑,不知可否,但見聿兒眼巴巴的望著他,便將書接過來,說道:“這是三字經…”

康熙此話一出,眾阿哥都屏氣凝神,心思各異的靜了下來。

若說康熙下旨在宮裏給三胞胎辦抓周是皇恩浩蕩,可這麼慈愛的給一周歲的皇孫講解三字經,那皇恩簡直是浩蕩的沒邊了。

一歲的孩童你能指望他聽得懂什麼道理,不是白費唇舌嗎?康熙盡然願意在這個小不點身上白費功夫,肯定意味深長。

正當大夥悄悄的來回打量康熙和老十時,誰知聿兒並不領情,覺得康熙講的沒意思,“啊,啊”叫了兩聲,打斷了康熙,又伸手翻了幾頁,邊指邊看康熙。

康熙好脾氣的又開始講那頁的內容,不想聿兒還是不滿意,幹脆扭身爬去找其他的東西,鬧了康熙一個大紅臉。

老十本來雀躍的心情也一下沉到了穀底,看來這些臭小子沒一個讓人省心。

而修兒此時正抓著算盤胡亂的拍打著,厥兒繞場跑了幾周,見沒怎麼出著風頭,便坐下休息,反正也跑累了,抓著小木刀一陣猛親,於是將屁股對準康熙的聿兒便加入了他們的圈子,從一大堆玩具中抓出自己最喜歡的畫冊,翻開後搖頭晃惱的嘰裏呱啦的胡說一氣。

康熙為了找回場子,便命老十將聿兒手中的畫冊呈過來,誰知聿兒誓死捍衛自己的心愛讀物,爭奪不過老十後,便放聲大哭起來,斯文掃地,完全顛覆了形象。

修兒和厥兒見了,都將手蒙住臉,假哭兩聲,然後齊刷刷在臉上比劃了個“羞羞”的動作。

聿兒閉眼大哭,沒瞧見自己的兄弟取笑自己,其木格忙將他抱起,輕聲哄著,康熙隨手翻了翻畫冊,叫道:“老十家的,將他抱過來。”

其木格將聿兒抱到康熙跟前後,康熙將畫冊遞給聿兒,道:“喜歡這個?”

聿兒抽泣著伸手接過,眼淚還沒幹,便衝康熙咧嘴笑了笑,看來也是半個人精,知道誰是大老板。

康熙擺擺手,示意其木格帶著孩子別在這礙眼,至少其木格是這麼理解的。

然後,康熙便開始教育老十:“那畫冊是你畫的?”

老十道:“是,孩子還小,沒法讓他認字,就給他畫了些畫,然後寫些注釋,不想他倒喜歡。”

在其木格的要求下,老十在畫冊上畫了動物花草,還將各種動物的特性寫在下麵,供孩子們在嬉戲中開拓眼界。

康熙哼了一聲,“就你那畫工,也不怕汙了孩子的眼,丟人,下筆還不如弘暄。”

老十漲紅了臉,悄悄看了眼其木格,生怕從此以後自己少了個崇拜者,不想其木格卻壓根沒心思去比較老十與弘暄誰更有繪畫天賦,聽康熙提到弘暄,其木格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安安竟然沒來!

弘暄要讀書,不可能翹課後送上門讓康熙訓斥,可安安最喜熱鬧,怎麼會也留在上書房,沒過來看弟弟們抓周呢?

宮裏的跑馬場內,弘暄正六神無主的哭叫著:“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