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白高興(2 / 3)

弘暄搖搖頭,道:“不是,是額娘說的。”

乾清宮中一片沉默,半響三阿哥才笑著問道:“你額娘是不是告訴你,隻要偏心蒙古都是為大清好啊?”

這次康熙覺得三阿哥甚得他心,康熙也懷疑其木格有給弘暄洗腦的嫌疑。

弘暄繼續搖搖頭,無辜的說道:“沒有,額娘隻是說各個族人都是大清子民,雖然滿人比漢人少,也沒什麼大礙,沒專門提蒙古人。”

三阿哥一下抓住了弘暄話中的把柄,忙問道:“喔,這麼說來,弘暄也認為漢人不足為慮,不必防範了?”

十四怕弘暄上了套,給老十帶來麻煩,忙插話道:“三哥,你這是什麼話,弘暄小小年紀,怎知這些?”

三阿哥笑道:“就象十四弟說的,好些道理,小孩子其實都懂的,是吧,弘暄?”

弘暄急著要走,沒心情老實回答三阿哥的問題,便答道:“三伯,我還小,不懂許多大道理,要不我幹嘛上學啊?”

三阿哥訕訕的臉一紅,眼珠一轉,笑道:“弘暄,你阿瑪就沒告訴你,天下漢人太多了,咱們滿人可不能有一絲鬆懈?”

弘暄很不耐煩的癟了癟嘴,撒謊道:“阿瑪教過。”

三阿哥笑了,壞壞的問道:“那怎麼先前我問你,你說不知道啊?”

弘暄沒好氣道:“我又不知道阿瑪說的對不對。”

三阿哥可算找著機會破壞弘暄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了,心中大喜,但臉色卻嚴肅起來,教訓道:“弘暄,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怎麼能質疑父母之言?先生沒教你嗎?”

弘暄見擺脫不了三阿哥的糾纏,有些鬱悶的說道:“大唐好多將領都是異族人,我去查過了,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還有好多好多,我一時記不住了,這些大將可全是戰功赫赫,有些是受降後就直接重用了,也沒見大唐怎麼防範,可還是開創了大唐盛世啊。所以我不知道防範漢人對不對,三伯,等我以後明白了,我一定告訴你。”

其木格老在家裏緬懷大唐的輝煌,感歎大唐的胸襟,可叫她說出大唐優秀異族將領的名字,又啞口無言,隻知道個安祿山,可惜還是個反麵人物,於是本著懷疑的態度,弘暄便翻出本《唐史》,跑去請教蔣先生,沒想到今兒卻派上了用場。

而十四聽後,忙道:“皇阿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雖然不能放任異族坐大,但也不能整天象防賊似的防著,否則長久下去,必會離心離德。弘暄小小年紀就能有此疑惑,而我們又怎能執意忽視這點?”

康熙看了看板著笑臉的弘暄,擺擺手道:“弘暄,你先去廂房歇著,皇瑪法忙完了這陣再檢查你的作業。”

康熙更加篤定弘暄是個好苗子,決心加大培養力度,遂改變了明日再指導弘暄的主意。

弘暄想了想,終於忍不住道:“皇瑪法,阿瑪今兒要帶我去給九伯負荊請罪呢。”

康熙也知道其木格生產時,勒孟以下犯上的事,今早還嚴厲斥責了老十教子無方、束下不嚴,可眼下,康熙卻不這麼想了,這事其實就沒弘暄什麼事,這麼小的孩子,在那種情況下,怎麼能叫他還保持鎮定?

於是,康熙頗為貼心的說道:“弘暄,這事你就不用管了,朕會知會你阿瑪的,他自己去賠罪就是,少拉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