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事端(2 / 3)

翻譯還沒說完,葡萄牙士兵便放下手中的滑膛槍,齊刷刷的後退到了一米之外,韓滔暗暗鬆了一口氣,剛想問老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聽老十道:“大人,你告訴他,不把人交出來,爺就把這兒踏平了!”

翻譯忙又朝馬查多耳語,雙壽則趕緊小聲告訴韓滔原委。

按老十的說法是,他在繁忙的軍事訓練之餘,好不容易才勉強抽了點閑暇時間來澳門逛逛,結果,一葡萄牙人三番五次的無端找碴,老十不願與之一般見識,覺得掉價,同時也為了給這些化外之民展示老大風範,便一忍再忍。結果那人居然敢光天化日之下拿火槍威脅老十,大清明文規定,民間不準私藏火器,因此老十為了維護大清律法的尊嚴,誓必要將此人繩之以法。正要將此人綁了,葡人就來了一列士兵掩護罪犯逃跑了。

接下來的事,韓滔也就知曉了。

雙壽說完事情原委,又補充道:“下官趕到時,也給十阿哥解釋了,澳門的治安咱們一般都沒管,所以洋人多半都私藏有火器,十阿哥說,洋人舉著火槍亂掐一氣,他管不著,但他們拿火槍指著大清的臣民,那就是違反了大清律例,十阿哥還說,若有了紛爭,咱大清的子民拿著菜刀和洋人火槍對著幹,肯定吃大虧,所以一定要葡人交人。”

不管事件起因是真是假,反正結果是真的,那就是老十一定要逮人。

韓滔略加思索,對馬查多道:“你方惹事在先,陳兵相見在後,我勸總督大人還是將嫌犯交出來的好,以免徒增事端。”

馬查多聽後,搖搖頭,“不,是大人的手下滋事在先,我們有大量的證人可以作證。”

韓滔道:“大清律例規定,隻要與我大清子民起了糾紛,就得由我大清的衙門受理。”

老十嘖嘖兩聲,走進馬查多,指著翻譯道:“告訴他,這裏輪不到他來說三道四,爺給的一個時辰期限就快到了,屆時再不交人,爺就派人挨家挨戶搜,他的總督府也不放過!”

馬查多大叫道:“我抗議,我要向你們巡撫大人狀告你!”

老十哈哈大笑,“爺等著!”然後眼光左右一掃,厲聲道:“都給爺打起精神來,時辰一到,全城搜捕!”然後才對韓滔笑道:“大人,你沒異議吧?”

韓滔也騎虎難下,若勸老十罷手,大清顏麵何存,若由著老十來,真出了亂子,責任可不是他能擔得了的,急中生智道:“總督大人,你若不交人,我立即上報朝廷,請旨關碼頭!”

這話算是威脅到點子上了,關了碼頭,這些葡萄牙人難道去喝西北風去?馬查多與身邊的人交換了意見,才勉強道:“將軍大人若能保證秉公執法,我們願意配合。”

又磨嘰一會兒後,老十帶著疑犯揚長而去。

連夜,韓滔就將此事詳細彙報給了廣州將軍管源忠,管源忠立即上報康熙,彈劾老十違反軍例,私自調動軍隊,且有帶兵械鬥之嫌,但也闡述了對葡人與大清子民衝突漸增的擔憂,請朝廷加強對洋人的管理。

雙壽的奏章也立即送到了粵海關監督常守的案上,於是,常守便將雙壽的折子發給了康熙以做參考。

香山縣衙的報告要晚幾日,因為畢竟第一時間不在現場,在案件調查取證兩天後,才上報給廣州巡撫,並附嫌犯、證人供詞若幹,早已等得心急火燎的廣州巡撫石文晟,見了報告,忙修改了自己的奏折,彈劾老十為非作歹,派人趕緊送往京城。

原來老十到前山寨幾個月後,好不容易找機會到水兵的戰船上觀摩了一把,卻暈船,吐得個唏哩嘩啦,顏麵掃地。

心情不好,自然就出門散心,看看西洋婆子是不是真的都那麼醜,順便也再問問西洋的橄欖油到底是什麼東東,反正其木格如今也沒身孕,給她捎一些回去也無傷大雅。

幾人在街上將西洋女子大聲嘲笑了個夠,全然忘記這幫人久與大清做生意,很多人官話、粵語都說得順溜,一人見老十他們太侮辱人,便用粵語罵道:“你老母啊!”,他罵其他的也就算了,老十肯定聽不懂,可這句太簡單了,在前山寨,不管是不是廣東籍的兵油子,都常將這話掛在嘴邊,老十想聽不懂都難,於是老十的邪火噌就冒了起來,一抬眼,勒孟和劉貴就將那葡人捉來打得滿頭是血,一路過的葡人看不過眼,拿出同胞友愛的精神,回家操起火槍,勒令劉貴兩人住手,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老十正想親自上陣,得到有人鬧事的葡萄牙治安判事恰好帶人趕到,劉貴急忙回營搬救兵,葡萄牙人一看,大清軍隊出動了,忙將自己的隊伍也拉了出來。本來一點小事,結果最後鬧到康熙那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