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鬥泉(1 / 1)

距“天橋”不遠的半山崖,有一口鬥形的水泉。多少年來,泉水用而不枯,滿而不溢。為什麼會這樣呢?

相傳老早老早以前,綿山缺水,很少有草木。一天,玉清元始天尊雲遊到這裏,看到這種情況動了悲憫之心。於是用手中的拂塵蘸了東海的水灑到綿山,頓時使這裏變得山清水秀,綠樹成蔭。但水總有幹枯的時候,怎樣才能使綿山水不枯竭,山色常青?隻見他又把拂塵上留下的幾點四下裏灑去,口中念了聲“變”,那水點便變成了一個個水泉。這“一鬥泉”就是其中的一點。另外幾點灑在雲峰寺成了“龍池”、“一鍋泉”,灑在五龍躔成了“龍泉”,灑在鐵瓦寺成了“虎泉”,灑在李姑岩成了“玉峰井”,從而形成了綿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觀。

後來,有三隻野龜常來這裏糟踏水源,天尊一怒之下用手指把它們定在這裏,這便又有了“三龜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