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FBI與邪惡的較量——探員們的火眼金睛
用FBI的判斷法,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
做洞察細節的高手
在FBI的談判法則中,有很多不僅僅是能應用在破案中,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因為一些核心原理是基於心理學而來的。隻要掌握這些定律的精髓部分,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生活中的FBI特工。
FBI在破案中,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找出罪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會搖身變成很多種角色,觀察者、傾聽者、分析家、談判師……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角色,是成為一個觀察者。隻有認清了事情的表麵現象再由表及裏地認識到事物本質之後,FBI才能找到最有價值的信息。
1.放棄自我中心,認真觀察身邊
福爾摩斯曾經對華生說過一句話:“你看見了,但是你沒有注意觀察。”一句話戳破了一條真理:很多人睜大著眼睛,卻空洞無物。FBI是不會這麼做的,他們的眼裏可以說不容任何沙子的存在,隻要是被他們目光照射過的人或事,都要進行一番分析和論證,不會放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其實,很多細節不是難於被人發現,是沒有被人重視。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身穿大猩猩服飾的人,從一群學生麵前走過,由於當時還有一些別的活動正在進行,結果這些學生中竟然有一半人沒有發現這隻“大猩猩”!由此可見,現代人在做事的時候最關注的隻是他們自己,所以才會對身邊的一草一木視而不見。因此,FBI時刻會告誡自己: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將視線投放到更遠的地方,這樣才能發現異常、找到線索。
2.學會在環境中觀察
FBI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不會脫離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會將自己看到的東西和所處的背景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當他們越是對這個環境理解得透徹時,他們就越容易理解被觀察者舉手投足的含義。比如在一起車禍發生後,人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又驚又怕,他們的身體會不住地顫抖,甚至會神情恍惚地胡亂走動……這些現象,就是人們的大腦在遭遇意外之後的本能反應。FBI將這種現象反過來看之後,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在車邊搖晃著行走的人,可能是剛剛遭遇了車禍。
3.發現獨特的肢體動作暗號
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非語言交流有時候不比口頭語言交流要少,而且來自身體的非語言常常更有可信性。當然,要想辨識這種身體語言,需要結合每個人不同的行為習慣來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論地認定某個動作就代表著某個含義。
FBI在訓練解讀身體語言的時候,會首先留意身邊人舉止動作,從中找到專屬他們自己的行為方式。比如有的人在撒謊的時候不會摸鼻子,但是他的耳朵會變紅,這個反應就是專屬於他的特點。隻要認真記住並區別這些特定的非語言暗號,就能又快又準地窺測出線索。
4.尋找基線行為
所謂基線行為,指的是一個人在自然情形下陳述真實內容的行為表現。一旦了解了某個人的基線行為,就能夠將自己觀察到的行為和基線行為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對方是否在說謊。FBI“基線坐姿”,讓對方大哭一場發現“基線哭態”等等。一旦發現了對方正常表情和非正常表情的區別,FBI就會搜集到非常重要的線索。
有時候,FBI可能和目標人物隻有一次偶遇的機會,但是他們也會不遺餘力地查找他們的基線行為,因為他們深知這個信息的收集對他們判斷對方的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5.學會過濾信息
FBI在平時的訓練中,始終不忘記培養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因為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很可能收集到海量的資料,那麼如何將這些資料最快地進行整合分類,那就是一項需要技巧的東西了。為此,FBI會加強邏輯訓練,會利用排除法將最沒有意義的信息和相關信息放在一邊,這樣才能有利於他們搜找更重要的信息。就像玩拚圖遊戲那樣,處於圖案中間的拚塊往往是決定性的,或者那些具有極高識別度的拚塊也是重要的……FBI正是利用這種拚圖的思維模式,過濾掉了無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最快地進行思考和決策。
6.觀察人的行為變化
人的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便他是一個行動不便的人或是一個表情木訥的人,隻要他的大腦可以進行思考,他們都會作出一些生理上的反應,區別隻是這些反應動作的幅度大小而已。FBI的經驗證明:當一個人的行為忽然產生變化的時候,一般就是他們在對某種信息進行加工或者調試,這也從側麵說明了他的大腦處於運轉之中,而不是簡簡單單地接收信息。如果是一個犯罪嫌疑人出現了這樣的反應,通常的原因是他在思考著對付警方的策略。
另外,FBI還發現,一個人行為的變化也能反映出其在某種環境下的興趣和意圖,而這些行為正好可以FBI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7.識別虛假信號
有的人生來比較真實,所說的話和所做的動作都很直接,但是有的人會刻意作假,會通過語言和動作來傳遞虛假的信息給別人。遇到這種情況,FBI就需要拿出他們甄別虛假信號的本領。當然,這個本領一方麵是經驗累積而成的,另一方麵也是認真觀察和分析得來的。作為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具備FBI那種豐富的辦案經曆,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邊人的舉止言談,在心中記錄下他們肢體動作和語言的豐富程度,從而也能大體判斷出造假的可能性和偽造程度——這種技能可以幫助你準確地解讀你想解讀的人。
8.找到非語言行為的關鍵點
FBI用自己終生所學,總結出了兩個關於非語言行為的關鍵點:舒適和不適。他們會會準確地解讀對方身上的舒適和不適,從而促使他們理解對方肢體和大腦想要表達的真正的信息。比如,當FBI看到犯罪嫌疑人弓著腿坐在椅子上的時候,他們會用代入感也“坐”到那把椅子上,感同身受地想想這個動作是否讓他們感到舒適,如果舒適那證明對方的心情是輕鬆地,如果不適,那就證明對方的心理是緊張不安的。通過這種代入觀察,往往能夠發現被遮掩住的真相。
每一個FBI都始終相信,了解人類的身體語言,會讓你對人類心靈的洞察能力越來越強,也會讓你更容易分清敵人和朋友,這對你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FBI教你如何打開溝通障礙,尋找線索
在尋找案件元凶的道路上,FBI通常要付出很多的辛勞和汗水,這是因為他們不僅要全力以赴地緝拿犯罪分子歸案,更是需要在鎖定罪犯之前搜集到足夠的信息。在這個信息整合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是他們無法回避的,那就是要建立和他人的溝通渠道。隻有首先掌握了足夠的信息資源之後,FBI才能為抓捕罪犯做好準備。
FBI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家的關注,激發起人們對FBI各項技能的學習,主要在於他們能夠有效地建立起自身的人脈。通過這些人脈資源,FBI才能掌握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來源渠道,對他們的辦案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甚至在有些時候成為了破解疑難案件的關鍵。所以,在人際交往方麵,FBI能夠給人很大啟示。
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FBI發現,當你想在人群中找到罪犯的時候,首先需要的是加強與他人的合作關係,隻有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係,才能幫助你去破案、查找真凶。一般來說,FBI認為,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在人際交往中扮演主導型的角色,在於他們敢於主動出擊,一旦出擊之後贏得了對方的好感和信任,那麼在接下來的合作中就會越來越順利,最終實現雙方的共贏。
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FBI發現,當你想和犯罪嫌疑人接觸的時候,或者是想要從目擊證人口中了解一些線索的時候,就需要拋棄其中的膽怯和羞澀,大膽地和對方建立溝通紐帶,通過這條紐帶去查清事實的真相。
在麵對不同的溝通對象時,FBI需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比如有些人明明想要和對方交流,但是心中卻存在著一些社交心理障礙,結果將這種溝通的欲望深埋在心底,讓你無法從他口中得知任何線索;也有些人天生目空一切,對別人的一舉一動絲毫不放在眼裏,總是覺得隻要和別人說話就是在降低身份……無論是由於哪種性格形成的原因,都成了FBI在查找罪犯時候的第一障礙,如果不對此加以製止的話,很可能讓他們的調查陷於停頓狀態。因此FBI認為,其實所謂的膽怯和傲慢,隻不過是畏懼和別人交往的一種扣子而已,如果不幫助對方克服這種缺點,將會給他們的調查取證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FBI,人的機遇總會藏在細枝末節之中,假設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產生興趣並願意和他進行溝通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作出一些動作,比如時不時地盯著對方看,或者很認真地傾聽對方講話等等。當FBI發現這些細節之後,就會馬上跟對方溝通,從他的口中找出幫助破案的關鍵信息。換句話說,FBI隻有先幫助自己建立人脈資源,才能有效地進行偵破工作。
那麼,怎樣才能打通溝通的障礙,最快地掌握信息查明凶手呢?對此,FBI有以下四種方法:
1.培養強大的自信心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主動和人交往的原因是,他們缺乏自信而並非是真的自閉,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在交談中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從而遭到別人的恥笑,所以最終選擇了沉默。對此,FBI的看法是:人和人都存在著交流和溝通的需要,而且大多數人還是懂的起碼的社交禮儀的,不會因為誰說錯了一句話就嘲笑別人(那種道德素質極其低下的人除外)。所以,FBI從來不害怕主動伸出友好的手,他們相信自己的真誠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因此,在FBI發掘線索的時候,一定會建立起自信心主動和對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