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國文化植根於神州大地,“大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貴和尚中”是其基本精神中國文化,以德攝智,海納百川,浩博精深,雄健恢廓,生命力鮮活旺盛,凝聚力曆久愈堅。在綿亙五千年的曆程中,中國文化自成體係而獨具魅力的東方意識與美學意韻,對世界文明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文化,世代相傳,彌智彌美;智慧百花,競相綻放,瑰麗璀璨。而蓄豐涵美的扇文化,則是其智慧文苑中一枝異彩繽紛的奇葩。

扇子,華夏先民所獨創。幅不盈尺,林林總總,形製各異,玲瓏雅致,生風驅暑,夏令必備。然而,在中國文化的惠澤、灌溉下,扇子曆經千載歲月的嬗遞,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於一身,實現了由實用性向審美性的飛躍,演變為蘊藉宏富,氣格典雅,美輪美奐的中國扇文化。流光溢彩的扇文化,既是中國古典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完美結合的典範,同時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光華絢爛的中國文化寶庫中熠熠閃爍的瑰寶。

扇文化自其肇始,便承載著曆代政治、經濟、文化與民俗的印痕。它不僅與古代禮製結緣,成為曆代帝王貴胄威儀、等級與恩澤的象征,而且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它與曆代文人雅士血緣相連,息息相關,形影不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承傳者與創造者,古代文人士子以詩、書、畫為基本素養,既積極入仕,欲平治天下,同時又追求精神自由,任性適誌,生活情趣,髙雅多樣。然而,在封建專製主義的羈馭下,他們所謂的瀟灑曠達,閑逸髙雅生活的背後,卻往往是失意、憤懣與無奈。他們自詡的“閑適之樂”,竟然是帶淚的微笑。盡管如此,古代文人們卻以筆墨另成天地,在他們所擅長的詩、書、畫中尋覓到了排遣悱憤積鬱的避世之途。

在曆代文人詩、書、畫的創作活動中,他們借扇為題,詩詠賦唱,填詞吟哦,鋪陳描摹,情致真切;抒懷述誌,委婉含蓄,比興借喻,寄托遙深。他們援書人扇,引畫入扇,題詩入扇。扇麵水暈墨章中,人扇書法,行草楷篆,各體兼具,馳毫驟墨,縱橫秀逸,遒勁雄強,氣韻生動,線條舞動中呈現出了生命的律動;扇麵丹青,林泉丘壑,花鳥翎毛,逸士倩女,形肖寫意,紹述各異,水墨畫境中攜來了心靈的靜諡;扇麵題詩,或位置畫境、詩與境諧,或詠象外之意、蘊藉悠深,或抒發胸臆、情韻雋永,或清髙超邁、氣節澳然,詩詞詠歎中奏響了情誌的新曲。在扇文化一方自由的天地裏,詩、書、畫水乳交融。它們賦予了寒微者以品德之尊,令失意者相濡以沫於忘形之美,在萬物齊一的視界中紓釋了命運寵辱得失對人性天妒的刺激。

正是由於扇麵詩、書、畫的完美契合與嘉惠,扇文化豐富、拓展了其人性光輝的內涵,彰顯、深化了其人文旨趣與美學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