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後記的時候,已經是跨過2008年後的又一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好時節了。
2008,那個新世紀以來最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春夏秋冬,已經離我們漸漸遠去。回眸間,是銘心的記憶,是無限的惆悵,是永恒的留戀。
我們不能忘記它的精彩片段,有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元首的大選頻換,有亞歐峰會二十國首腦的聯手救市,有奧運火炬登頂珠峰的閃爍之光,有龍的傳人漫步太空的榮耀之旅。
我們更不能忘記它的悲情,有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萎縮,有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撲朔迷離,有中東問題、朝核危機、伊朗核問題的紛爭不息,有汶川大地震、印度尼西亞暴風雨災害的嚴重損害。
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國。畢竟,中國是我們的祖國,而且,正在對世界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008年的中國很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中國現代化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正在紮實前行。
2008年的中國很火——奧運會精神“更高、更快、更強”就是今天奮發圖強的中國的追求。中國兌現了“世界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將還給世界一個奇跡”的諾言。
2008年的中國很燦爛——博鼇亞洲論壇、亞歐峰會上,我們的聲音響徹世界。
2008年的中國很輝煌——民族政策成功實踐,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成效凸顯,民族關係開啟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2008年,中國活力四射;2008年,中國生機勃勃……
從奧運鳥巢的競技場到世界經濟的大舞台,世界給了我們充分施展身手的機會,給了中國一個新的亮麗的起點,給了一個追求偉大複興民族輝煌的開端。
其實,2008年的中國並不輕鬆。南方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汶川大地震的震撼,“藏獨”、東突等分裂分子的幹擾,滬深股市的持續走低,出口增幅的下滑,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都在分散我們前行的注意力。
總之,2008年,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結束,更是一種開始。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機遇與挑戰並存,爭取更多的機遇,是我們新追求的發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寰宇之大,天下為公。作為新世紀的一代青年,我們不是當代中國的旁觀者,而是關心祖國前途命運的主人;我們雖然不是先知先覺,但是我們有火一樣的熱情,關注祖國的發展,獻出自己微薄的知識。
行走在2008,我愈來愈感覺到我們所經曆的這一年與以往有太多的不同。2008年可以說是中國改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分水嶺,經濟實力凸顯、國際話語權增大、文化影響力彰顯、敵對勢力集中鬧事並潰敗、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置身其中,我感覺到了強勁的時代脈搏,隨著祖國的青春心髒一起跳動,我突然有了一種激情,有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要用自己所見所聞、所曆所感,來全景描述,謳歌讚頌,來呐喊思考,以記錄、見證這不平凡的一年,做一個時代界碑的忠實守望者。
本書的初衷是想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分析2008年所發生的事件,對其作出比較全麵、理性而係統的概括,並試圖對一些問題提出對策和思路。但深入其中,就發現許多領域或理論問題,遠非自己淺薄所學能夠闡述清楚的。於是,不再苛求全麵係統深入,不再苛求很強的理論性、思辨性和學術色彩。寫作的時候,力圖以一個建設者的姿態來提出問題,所以敘述、抒情的內容多了一些,力求能夠真實反映2008年我國所經曆的一些大事、要事,唯願拋磚引玉,引發更多的人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對我們國家所麵臨的機遇、挑戰進行廣泛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本書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內容嚴格遵循新華社權威發布的稿件,涉及寧夏50大慶的內容參考了寧夏日報社及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新聞稿和書籍,在此一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