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補陰陽養生法—2版25(1 / 3)

第24章 氣功補陰陽法

一、概  述

氣功在我國古代稱“吐納”“行氣”“存神”“存想”“導引”“靜坐”

“修身”“養性”“禪定”“內功”等。

氣功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和醫學遺產的一部分,是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一項醫療保健運動,是古老養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在與疾病和衰老鬥爭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自我心身鍛煉的方法和理論。它通過意念的集中和運用、呼吸鍛煉以及氣機的升降開合、姿勢的調節,進行自我控製心理活動、呼吸及身體運動,來調整內髒功能,以整體調動生理潛能,培育真氣,發揮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的作用,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目的的一種自然療法。

中醫學認為,氣功是通過培育人體元氣來實現的。元氣,又稱作真氣、正氣。它是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黃帝內經》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果元氣充足,則髒腑功能旺盛,抵抗力強,體健無病;元氣虧虛,不足以抵抗外邪,易使邪氣侵入,導致髒腑氣血失調,發生疾病。元氣的強弱關係到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轉歸。元氣的盛衰,不僅影響人體健康,還對壽命長短有決定性影響。元氣強則能延緩衰老,使人長壽;元氣虛則人易早衰夭損。

氣功鍛煉的實質就是培育元氣,通過元氣的作用來調整和改善人體機製。丹田為元氣彙聚、儲藏之處,通過練功意守丹田,可使元氣充足。如練功後感覺到頭腦清醒,精力充沛,體內有一種生機勃勃的力量在萌生,周身有使不完的勁等,這就是元氣充盛的結果,長期鍛煉下去,就可做到體健少病,延長壽命。

1.氣功對各係統的作用 氣功過程就是使人體能量由消耗轉化為儲備的過程。並在人體需要的時候,將這種能量發揮出來。

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氣功作用機製,近年來人們從現代科學角度進行了多方麵研究,證明氣功可對人體的許多係統和器官產生良好的作用。

(1)呼吸係統:氣功鍛煉對呼吸係統最明顯的影響是,可以使呼吸減慢和加深,把呼吸鍛煉得柔緩、有力和深長。並使每分鍾靜息通氣量減少,潮氣量增加,對呼吸係統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消化係統:氣功鍛煉可以明顯地增強和調節消化係統的功能,增強膈肌上下活動的幅度,對腹腔髒器起到按摩作用,增加胃腸蠕動,促進消化腺分泌,有助於防治消化係統疾病。並能增加唾液澱粉酶的含量,對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3)心血管係統:長期堅持氣功鍛煉,可使心率減緩,心搏有力,減輕心髒負擔,降低心肌耗氧量。並可穩定血管運動中樞,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有治療作用。

(4)神經係統:氣功對神經係統也有很大影響,尤以對大腦皮質的影響為顯著。通過對氣功鍛煉者的腦電圖觀察發現,氣功狀態是大腦皮質主動性內抑製過程,對大腦皮質具有保護性作用,並對機體各係統和組織器官帶來良好的作用和影響,使機體功能得到調整和恢複,對神經、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也有積極的治療作用。

(5)其他:氣功對機體其他係統也都具有很好的影響,如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氧耗量,對內分泌係統有積極作用等。

由此可見,氣功對人體產生的作用是多方麵的,它的治病強身作用是有科學根據的。但其機製也很複雜,還有很多問題尚未闡明,需要進一步探索。

2.氣功鍛煉十大要領 關於氣功鍛煉的要領,各家說法不一,大同小異,可簡要歸納為以下十大要領。

(1)鬆靜自然,動靜兼練:鬆指精神和形體兩方麵的放鬆,靜指思想和情緒上的安靜。唯有以自然為法,以舒適為度,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緊張,達到形體上的充分放鬆;而專心於體驗形體放鬆,會促進思想上的入靜。如此鬆、靜互相促進,其程度和境界不斷加深,可由自然的安靜狀態過渡到“鬆弛反應”狀態。“鬆靜”二字,看似容易,做則困難。須在緊中體會鬆感,在動中誘導入靜。初學可從動功入手,動靜兼練。動和靜是指思想和形體的活動與安靜,二者是辯證的關係。形動則神易靜。使動靜鬆緊完全在自己的隨意調節之中,作為調節陰陽氣血平衡的手段。以動為用,以靜為養,動靜相兼,才能補偏救弊,相得益彰。

(2)恬淡虛無,神氣內斂:恬淡即寧靜淡泊,不求名利,如此才達到思想上的虛無,即高度入靜。由於私心雜念不起,不求靜而自靜。但是“心猿意馬最難收”,為避免內外幹擾,還必須神氣內斂,精神內守。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覺內斂,仔細體驗各種感覺,不使意念散亂外馳。隨著意守功夫的加深,可產生各種感覺,此時不必介意,勿忘勿助。最後通過神氣內斂而達到恬淡虛無的境界。這是調心練意的基本要領,也與調息調身相互為用。

(3)專氣致柔,慎勿執著:一方麵專心致誌於調息養氣,做到如小兒那樣柔弱,於是就能靜極生動,由弱而強,不但呼吸要柔細勻長,就是調心、調身也都應柔和舒展的境地;另一麵要求調的過程要柔和,切忌急躁、執著,急於求成,過於執著,往往導致火熾、氣亂、形疲。因為意念屬火,過用意念,必然走火。

(4)意氣合一,呼吸自如:意是意念,氣指真氣,而真氣又與呼吸有關。人體五髒,唯有肺髒受意識支配,所以練氣功要從練肺氣入手。調息就離不開意念,雖要求自然,但總須以意相隨,逐步做到控製呼吸隨意念進行。到了隨意自如的程度,才能以意領氣,循經運行,使意氣合一,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待到真氣自然運行,則意隨氣行更妙。切忌以意強領,隻能因勢利導,不可強求。所謂“心靜自然息調,息調自然神凝”,如此“心息相依”,便能意氣合一,呼吸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