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裁縫不行,克裏斯汀隻得另謀出路。之後,她輾轉來到一艘名為“勞海因號”客輪上做女服務員。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這份用於糊口的工作竟然成了她的喪命之源——在輪船上做女招待時,已37歲的克裏斯汀認識了一個名為喬治·默多尼的乘務員。雖然此時的克裏斯汀已是徐娘半老,但她底子好,自然是魅力不減當年。喬治瘋狂地愛上了她。為了求愛,對方甚至跟蹤、竊聽心上人,可以說,所有特工的手段他都用上了——當然,這種雕蟲小技在克裏斯汀麵前根本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她對喬治根本沒有任何的興趣——兩人的境界差得太遠,這愛意自然是很難生起。
飽受挫折的喬治非常傷心,陷入了絕望。最後,還被折磨成了精神病。一天晚上,已精神錯亂的喬治直接闖進了克裏斯汀的住所。當時,克裏斯汀剛吃完飯,正要回住所,走在樓梯口的時候遇到了喬治。這一次,喬治什麼也沒說,突然間朝著她撲過去,等完全沒有防備的克裏斯汀醒過神兒來的時候,一把長刀已經插在了她的胸前。
很快,其他的房客報了警,叫了救護車。但是,克裏斯汀未到醫院便已咽氣——命運無常,這個曾在“二戰”時期風光一時的女特工,竟然就這樣死在了一個精神病手裏。
老梁論成敗
特工這一特殊職業與現在的體育運動員很像——在工作當中,都能體會到和對手較量的快感,並且,可以說是把全部的青春和精力都投入了工作當中;可退休之後,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了——從驚險刺激的生活,突然間走入了平淡,一般人都接受不了這個轉變,再加上年紀也大了,腦力、體力都不行了,可能在職業生涯中,身體還受了不少傷,所以退休之後,往往因為沒有其他的生存技能和自身的這些原因,適應不了社會而陷入貧窮困苦當中。像著名的拳王泰森,過了他的輝煌期之後,隻能靠打零工來勉強維持生活。所以,怎麼讓“英雄們”老有所依,這也是一個亟須解決的社會問題。
從普通人到特工——不曆艱險難成大器
現在很多特工片中,涉及女特工都是萬人迷——抽雪茄,喝紅酒……像周迅在《聽風者》裏麵扮演的張學寧,一出來就是在舞會上,周圍都是她的崇拜者;而涉及男特工都是風流倜儻,香車美女,個個都跟邦德似的。因此,不少人覺得特工這活兒又瀟灑又刺激,好像還挺輕鬆——喝個酒,抽個煙,談笑間就把任務給完成了。
其實,特工真沒這麼好當,特工本人也根本沒那麼酷。從一個普通人到一名合格的特工,要經曆許多磨難和折騰,這活兒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入行——其貌不揚受歡迎
首先說,特工得經過層層選拔。英國的解密檔案披露過,特工的最佳標準是:年齡在23到37歲之間;身高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三之間;長得越普通越好,最好是掉進人堆裏就找不著的那種。1965年,美國喜劇《糊塗偵探》裏麵的男主人公“特工86號”麥克斯韋·精明便是此類人的典型——他們看起來其貌不揚,與普通人別無二致。
普通人可能很難理解這一標準:要說這年齡講究還能理解,怎麼個頭兒還有限製,長得還不能好看?其實,這是必然的。特工的工作在暗中進行。可以說,他們是暗處的忍者,求的是秘密行動。要是男的長得很帥,個子一米八多,被派到敵國當間諜去了,結果,吸引了一堆愛慕者,保不齊有哪個癡情的,一衝動就堵家門口去了——這明顯不利於開展工作。
除了形象上有要求,特工候選人身體還必須要健康,能夠長期地忍受冷、熱、潮。這一特別的要求也有其理由——特工需要盯梢,而且一盯可能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是好幾天,所以身體素質得過硬。這些,都是常規的要求。
想要成為特工,還需要滿足一些非常規的要求,比方說,沒成家的、國內沒住房的,這些都不行:萬一組織把你派往國外,你沒有家,沒什麼掛念的人,說不定一出去覺得國外的生活挺好,幹脆就留在異國了——這種外逃也是需要規避的。美國就曾經發生過此類叛變。貝蒂·索普代號辛西婭,是一名出色的單身女特工,結果在去法國執行任務的時候,愛上了一個法國人,從此她在法國鄉村隱居,徹底告別了特工生涯,讓美國白白損失了一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