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笑口常開
不許笑我爸爸
經理周末要開Party,邀請員工帶著家屬一起參加。在酒桌上,大家你一杯我一杯地向經理敬酒,說著祝福的話。同事小王很有煽動力,招呼大家每人獻一個節目。輪到哈豆爸爸了,他給大家講了個笑話,剛講到一半時,就已經有人笑得直不起腰了,講到最後,大家都笑翻了天。在這笑聲中,忽然夾帶著時斷時續“嗚嗚”的哭泣聲。大家回頭望去,原來是哈豆在哭,人們忙問怎麼了,隻聽哈豆抽搭著說道:“你們好壞,我不許你們笑話我爸爸。”
【快樂解讀】
他們不是笑話你爸爸,而是被你爸爸的笑話逗笑了。
紳士派頭
7歲的哈豆和他5歲的妹妹凱瑟琳去姨媽家。姨媽給哈豆一把餐刀和一個烘得很好的蛋糕,說:“拿著,孩子,切一半給你妹妹。記住,要有紳士派頭。”
“紳士派頭?”哈豆問。
“他們總是把一大半讓給別人。”姨媽說。
“我明白了。”哈豆獨自想了一會兒,把姨媽遞過來的蛋糕端到妹妹跟前,說:“妹妹,你把蛋糕切成兩半吧!”
【快樂解讀】
“紳士”在英語中是gentleman一詞。gentle在字典中,解釋為優雅、可愛、寬大、穩健、親切、有禮等等。
有用之材
爸爸對他的朋友說:“我無法想象我兒子哈豆長大後能夠做什麼,他是那麼不可靠。”
他的朋友說:“去氣象台搞天氣預報吧。”
【快樂解讀】
由此看來,天氣預報是最不靠譜的。
迷路的哈豆
一天,哈豆迷了路,一時不能回家。他靈機一動便去問路邊的警察。哈豆說:“叔叔,我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警察問道:“孩子,你家住在哪裏呀?”
哈豆答道:“我媽媽隻教我說迷路了就去問警察,可她沒告訴我住在哪兒呀!”
【快樂解讀】
這不等於沒說嗎?
原因是雞當了官
爸爸教了4歲的哈豆幾句歇後語後,就尋思著找機會考考他。
一次,爸爸問:“哈豆,‘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歇後語是什麼?”
哈豆想了想,說:“是‘雞當了官’。爸爸,我說對了嗎?”
【快樂解讀】
這句歇後語的後半句是“不安好心”。
馬吃什麼
小明:“馬吃什麼?”
哈豆:“馬吃當頭炮。”
【快樂解讀】
馬吃草啊!
跟母雞商量
一個汽車司機不小心把哈豆家的一隻公雞輾死了。司機下車問哈豆:“你媽媽在家嗎?我把你家的公雞輾死了,是來賠償的。”
“你輾死公雞,與我的爸爸媽媽無關,你到屋後跟母雞商量吧!”
【快樂解讀】
母雞會要賠償嗎?
局部地區流血了
哈豆最喜歡看天氣預報。一次,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來哭著告訴媽媽:“媽媽,我局部地區流血了!”
【快樂解讀】
近朱者赤啊!
大象最好看
哈豆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去動物園後,媽媽問她:“動物園裏什麼最好看?”
哈豆說:“大象。它有兩條尾巴,一條在後麵,一條在前麵。”
【快樂解讀】
大象前麵的是長長的鼻子。
信差哈豆
假期,哈豆做起了信差。
在一家旅館的服務台前,一位旅客正在結賬。離火車開車的時間隻有十幾分鍾了。他匆匆地付完錢正準備趕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連忙招呼哈豆:“快,你快點跑到5樓48號房間,看看我是否將一隻盒子遺忘在桌子上了。要快,因為我要趕路。”
哈豆飛快地跑到了樓上。5分鍾過去了,哈豆回到這位旅客身邊。
“是的,先生,”哈豆說,“你是將那隻盒子遺忘在那裏了,現在它還在桌子上。”
【快樂解讀】
哈豆,如果你這樣做信差,估計你快失業了。
赤著腳走
父子倆飯後出門訪友。行不多遠,爸爸猛一拍腦門,叫道:
“壞了,家裏還有一根蠟燭沒熄掉,這要損失掉2塊錢的。快,快回去熄掉它!”
哈豆去了又回,高興地說:“爸爸,熄掉了。”
爸爸又高喊道:“糟了!你這一去一回,鞋底又磨了5塊錢!”
隻見哈豆笑嘻嘻地說:“您就放心吧,我來去都是赤著腳走的。”
【快樂解讀】
看來,哈豆最能理解爸爸的心意。
到底有多遠
去年夏天,哈豆一家開車去迪斯尼樂園玩,出發前,爸爸告訴孩子,旅程很長,誰也不許問“還有多遠”、“什麼時候到”之類的問題。
旅程剛開始,果然沒有人提問題。到了第三天晚上9點鍾,5歲的哈豆歎了一口氣,說:“等我們到達,我會不會已經6歲了?”
【快樂解讀】
路程的確太遙遠了。
為什麼不買手表呢
有一家人在搬入新居時,很擔心搬運公司將他們家心愛的古董大鍾碰壞了,於是,這家的男人決定親自搬運它。
當這家男人吃力地搬著鍾走過一個個街區時,哈豆一直跟在他後麵。最後,哈豆實在忍不住了,問這個男人:“叔叔,你為什麼不買一隻手表呢?”
【快樂解讀】
是啊,手表戴著多便捷啊!
頭發大30歲
哈豆和媽媽走在路上,看到一個黑胡子、白頭發的人。
哈豆:“媽媽,這個人為什麼胡子黑、頭發白呢?”
媽媽:“頭發是和人一起出生的,而胡子要等到30歲以後才長出來……”
哈豆:“哦!我懂了。這是因為頭發比胡子大30歲,是嗎?”
【快樂解讀】
在一般情況下,胡子都要比頭發白得晚些。
哈豆的求婚
幼稚園裏,哈豆向小麗求婚:小麗你長大後要嫁給我喔!
小麗:不行,不行,我們絕對不可以結婚的!
哈豆:為什麼?
小麗:因為隻有自己家裏的人才能結婚啊!你看,我爸爸和我媽媽結婚……我爺爺和我奶奶結婚……
【快樂解讀】
如果隻有家裏的人才可以結婚的話,那婚姻法將要改寫了。
娶奶奶做太太
爸爸問哈豆:“你將來要娶誰做太太?”
哈豆:“平時奶奶最疼愛我了,所以我要娶奶奶做太太。”
爸爸說:“胡說!我媽媽怎麼可以做你的太太?”
哈豆說:“那麼,我媽媽又怎麼可以做你的太太?”
【快樂解讀】
哈豆,你的太太絕對不能是奶奶喲!
撥雲見日
哈豆對他的夥伴說:“我的茶杯掉到地上,卻沒有流出半滴水,這是為什麼?”
“那個茶杯原來是空的。”
“不是,我的杯子裏裝的是牛奶。”
【快樂解讀】
撥雲見日: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裏頓時明白。
不吃這一套
爸爸對哈豆說:“你到西服店裏去拿為你訂製的西服,如果老板向你要錢,就告訴他,因為你太小,爸爸不讓你帶錢去。”
哈豆離開後不久,又空著手回來,說:“爸爸,老板說,等我長大以後再去拿。”
【快樂解讀】
賴賬是不好的做法。
爸爸,你要吃嗎
一天,爸爸開車帶著哈豆出去,哈豆坐在旁邊。當爸爸看見他咬手指頭,便打他的小手,以示警戒。
幾天後,他們又開車出去,又發現哈豆打算咬手指頭。他看見爸爸瞄他,猶豫了一會兒,然後把手指頭伸過來,對爸爸一臉討好地說:“爸爸,你要吃嗎?”
【快樂解讀】
爸爸打你手,並不是他想吃,而是你咬手不是好習慣。
我才不願像他呢
哈豆長得和爸爸一個樣,爸爸單位組織活動,想帶4歲的哈豆參加,哈豆卻噘著小嘴說:“我可不想去!”媽媽好奇地問:“這是怎麼了,你不是最喜歡和爸爸玩了嗎?”哈豆認真地說:“上次我去爸爸工廠,爸爸的同事都說我長得像陳師傅,媽,你說陳師傅是誰呀?我才不願像他呢?”
【快樂解讀】
傻哈豆,陳師傅就是你爸爸啊!
如果老虎出籠
爸爸領著6歲的哈豆在馬戲場裏看馬戲回來。
爸爸問:“當你看馬戲時,如果突然有兩隻老虎從籠子裏跑了出來,你打算怎麼辦?”
哈豆回答:“我得趕快鑽進老虎籠子裏,然後把籠子鎖住。”
【快樂解讀】
這個方法也許大人不會想到,但在危急時刻,此法還是可行的。
酒鬼的見解
哈豆:“打針之前為什麼要給我擦棉球?”
醫生:“那可是酒精啊,要先用它把你屁股擦醉,再紮就不疼了。”
哈豆:“可我還是疼啊!”
醫生:“那是你的酒量大。”
【快樂解讀】
用酒精擦屁股後再打針,是為了消毒。
咱爸爸
哈豆剛兩歲半,語言能力發育很快。在分清人稱代詞“我”、“你”、“他”後,他已經能用一句完整的話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過節期間哈豆一家人一直住在奶奶家,爸爸和媽媽兩人之間習慣用“咱爸”、“咱媽”稱呼爺爺奶奶,沒想到哈豆記住了。
回家後,一天爸爸送哈豆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阿姨見爸爸送孩子有些意外。於是,她拉過哈豆問:“哈豆,今天誰送你來的?”哈豆特美地指著爸爸說:“咱爸爸。”
【快樂解讀】
哈豆,那是你的爸爸,可不是阿姨的爸爸喲!
警車的燈
哈豆六歲的時候,他爸爸開車帶他去一個親戚家作客,由於趕時間,他爸車開得很快,遠遠超過了最高限速。
“哈豆,”爸爸叫,“回頭看看有沒有警車跟著咱們!”
“有的,爸爸。”
爸爸一聽,心中一緊,於是對哈豆說:“那看看那警車上的警燈是開著的還是關著的。”
哈豆又回過頭來,看著車後麵,說:“開的,關的,開的,關的,開的,關的,開的,關的……”
【快樂解讀】
哈豆是在陳述事實,警車的警燈可不就是一閃一閃的。
不知羞恥
媽媽:“你在吃蛋糕時有沒有想到你妹妹?”
哈豆:“我每次有好東西吃,心裏總是在想妹妹。”
媽媽:“你是怎麼想她的?”
哈豆:“我想,再有好東西吃時,最好妹妹不要和我在一起。”
【快樂解讀】
媽媽讓你想著妹妹,是要你將好的東西與妹妹分享。
看懂了
媽媽帶哈豆去看電影,看完後,媽媽問哈豆看懂了沒有。哈豆說:“看懂了,開會的都是好人,喝酒的全是壞蛋。”
【快樂解讀】
有些電影真是這樣無聊,好人和壞人就連小孩子都分得清。
哈豆送奶奶
媽媽:“哈豆,昨天叫你送奶奶,你送了沒有?”
哈豆:“送了。”
媽媽:“送了?那奶奶咋還跌倒了呢?你是咋送的?”
哈豆:“目送。”
【快樂解讀】
目送等於沒送。
白葡萄
商店裏,哈豆的媽媽正在教他說“眼睛”的謎語: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這時,正巧一位售貨員瞪著眼睛朝顧客發脾氣,哈豆見了,悄悄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那個阿姨長了兩顆白葡萄。”
【快樂解讀】
黑葡萄是泛指,而白葡萄是特例。
全是小孩
一位旅遊者到中國南方一個著名的小鎮遊覽,他問當地的哈豆:“你們鎮上出生過大人物嗎?”
哈豆回答道:“沒有,我們這兒出生的全部是小孩。”
【快樂解讀】
哪個人出生的時候不是小孩呢?
用來裝糖果的
爸爸:“你知道為什麼袋鼠的肚子前麵有個袋子?”
哈豆:“我想一定是用來裝小袋鼠的。”
爸爸:“但小袋鼠的肚子前麵也有一個袋子,這又作何解釋呢?”
哈豆:“那肯定是用來裝糖果的!”
【快樂解讀】
小袋鼠前麵的袋子是為了長大後裝小袋鼠的。
反問
哈豆:“你說地球圍著太陽轉,是嗎?”
小明:“是的。”
哈豆:“那沒有太陽的時候,地球該怎麼辦呢?”
【快樂解讀】
太陽始終存在,隻是有的時候我們看不見而已。
你想念我嗎
小明:“哈豆,夏天到來時,你想念我嗎?”
哈豆:“當然,我非常想念你,因為你春天借我的鉛筆還沒有還呢!”
【快樂解讀】
哈豆不是想小明,而是想自己的鉛筆。
自己準備
哈豆不愛學習,因而考試不及格。
他知道爸爸為此一定會生氣,便打電話給上五年級的哥哥,讓哥哥轉告,讓爸爸對壞消息有所準備。哥哥回答:“爸爸已經知道了並做好了準備,你自己最好也準備一下。”
【快樂解讀】
爸爸準備好懲罰你了。
你應該說什麼
有一天,小剛買了三瓶果汁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哈豆的媽媽和哈豆,於是小剛給了哈豆一瓶果汁。哈豆的媽媽就說:“哥哥給你果汁,你應該說什麼?”哈豆看了看果汁,然後說:“吸管呢?”
【快樂解讀】
應該說:“謝謝!”
花的香味
4歲的哈豆畫花時,在花的四周點上了許多小點。
有人問他:“這許多點點是什麼呀?”
哈豆說:“這是花的香味!”
【快樂解讀】
哈豆太有想像力了。
獲獎作品
一家報社舉辦短文競賽,獲獎的是哈豆寫的短文《我的小狗鮑勃》:
“我的小狗鮑勃不像媽媽那樣對我說:‘快做作業吧!’也不像爸爸那樣對我說:‘快別動電腦!’不像哥哥那樣說:‘走開,別搗亂!’鮑勃總是安安靜靜地和我在一起。我愛它,它也愛我。”
【快樂解讀】
這樣的作文一定會得獎的。
哪個國家隊
四歲的哈豆和爸爸一起看電視,電視正在播足球賽,爸爸為啟發哈豆,就對哈豆說:“電視裏黑頭發的是中國隊,紅頭發或者黃頭發的是外國隊。”爸爸怕哈豆不理解,又補充道:“中國人是黑頭發的。”
哈豆說:“那我爺爺是白頭發的,是哪個國家的隊員呀?”
【快樂解讀】
中國人是黃皮膚,黑頭發的。當然,老年人就變成白頭發了。
“懂”事長
爸爸把七歲的哈豆帶到公司來玩,他在一邊做作業。
有一同事閑來無事逗他玩,看到哈豆的作文本上有一個“懂”事長。
同事問哈豆懂不懂“董事長”的意思。
哈豆小眼一翻對他說:我怎麼不懂了?
同事問:那是什麼意思??
哈豆說:董事長就是最大的,說話最算數的。
同事想還行,懂得多。
可是他接下來的話讓那同事徹底昏迷。哈豆說:我們班的“李曉虎”懂得最多,學問好,所以我們就聽他的話,他是我們的老大。我們叫他“懂”事長!
【快樂解讀】
哈豆,你說的“董事”和“懂事”可是兩個意思喲!
果斷決定
兩個小家夥在工廠撿了些下腳料當玩具。走到家門口時,小剛一臉愁容,慢吞吞地說:“我爸爸可能不讓我把它拿進家。”
“沒事,我拿回去。”哈豆果斷地說。
“你爸不打你嗎?為什麼?”
“他在廢品收購站工作。”
【快樂解讀】
哈豆的爸爸不但不會打他,肯定很高興。
太陽膽小
哈豆對哥哥說:“太陽一定是膽小鬼。”
哥哥問:“怎麼見得呢?”
哈豆回答說:“因為它總是在白天才出來,夜裏從來不敢露麵。”
【快樂解讀】
太陽可不是膽小鬼,隻有太陽出來,才預示著白天來了。
西瓜姓什麼
五歲的哈豆聰明可愛,又非常聽話,一家老小和鄰居們都很喜歡他。哈豆有個愛好就是吃西瓜,今年夏天,他們家沒少往外倒西瓜皮。
周末哈豆到叔叔家訴苦,說前兩天因為拉肚子住了院,醫生給開了很多藥,還打了幾針,疼死了!叔叔想小孩子西瓜吃多了不好,於是就告訴他說:“西瓜性寒,不能多吃。”
第二天,哈豆媽媽照舊買西瓜回來,切好,喊哈豆來吃。哈豆搖搖頭,說今後再也不吃西瓜了。媽媽覺得挺奇怪,就問為什麼?哈豆說:“因為西瓜和我同姓,所以我不能吃它了!”
哈豆媽媽覺得可笑,說他胡說八道,哈豆認真地說:“我沒有亂說,叔叔告訴我的,‘西瓜姓韓,不可多吃!’”
【快樂解讀】
叔叔說的“性”是特性的意思,而不是姓名。意思是西瓜吃多了會拉肚子的。
下車我還要換回來
哈豆坐公交車去上學,早上七點多的時候,車上人很多,哈豆暗自慶幸坐到座位了。這時,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個蘋果對坐著的哈豆說:“我用蘋果換你的座位。”
哈豆是個饞鬼,看到小女孩手中紅通通的蘋果口水都流出來了,他馬上接過小女孩手中的蘋果,把座位讓給了小女孩。哈豆用衣袖擦了擦蘋果,正準備大咬一口,坐在座位上的小女孩說:“別吃,下車我還要換回來呢。”
【快樂解讀】
哈豆,你趕緊把蘋果還給小女孩,把座位換回來吧!
五步蛇
哈豆的外婆在鄉下。一次媽媽帶他到外婆家去,路上,媽媽對哈豆說,“那裏有一種五步蛇,人被這種蛇咬後,走滿5步就要死的。”
哈豆聽了不以為然地說:“那不要緊,如果五步蛇咬了我,我讓媽媽抱著不走不就沒事了嗎?”
【快樂解讀】
五步蛇:劇毒,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人畜被咬後五步之內昏倒而得名。
不會打碎了
小明幫鄰居去買油,不小心摔了一跤,瓶子打破了,小明心裏很難過。
哈豆見了過來勸他說:“小明,你以後跌跤時,手裏不要拿瓶子,就不會打碎了。”
【快樂解讀】
小明也不知道拿著瓶子會摔跤啊?如果他知道自己會摔跤的話,他肯定不會拿著瓶子的。
第二份冰激淩
吃晚飯的時候,哈豆謝絕了第二份冰激淩,說得很有禮貌,但很惋惜:“不要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