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節(1 / 2)

當陳星走進酒店富麗堂皇的會議廳時,牆上的掛鍾正指向一時三刻,安琪公司的記者招待會快開始了。她看著周圍三五成群的俊男靚女談笑風生,不由得心跳加快緊張起來。作為一名晚報記者的陳星,雖然在本市還稍有名氣,可與這些世界知名報社、電台、電視台的名記站在一起,就像把一隻混血狗和一群純種狗擱在一起,先天已低人一等,沒有理由不感到心虛的。她身邊的司機兼照相小王,也是一個勁兒的瞅周圍的高級攝像器材,還一邊咂嘴,埋怨著單位不給她的裝備升級。陳星她們現在之所以能站在這裏,完完全全是因為沾著地主之利,要在另一個城市就怎麼也輪不到他們報社。所以臨出發前,領導用極為嚴肅的語氣反複叮囑她,拿著給你的提綱象征性的問幾句,就算你勝利完成任務,千萬別耍小聰明,給社裏找麻煩。可陳星自己也說不準能否約束住自己,平常在外人看來她是一個比較優秀的記者,曾做過一些不錯的報道,拿過一些不大不小的新聞獎,但陳星心底認為自己不適合做記者,覺得自己的性格有點感情化,還喜歡特立獨行,而之所以這些年幹得順順利利沒在這方麵出什麼差錯,她給自己的解釋是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自己變得比較善於忍耐和掩飾,另外就是還有那麼一點點運氣。不過生活總是讓人不那麼如意,陳星這次就遇到了煩心的事。

當陳星聽說安琪公司要來小城宣傳,就激動的認為是上天給她的一個機會,憑著還算年輕漂亮和曾經接觸過他們的產品,努力爭取到這次參加招待會和會後一次采訪的機會。她本是天真的想借機提出埋在心底的那幾個問題,好對自己曾經的承諾和那段揮之不去的記憶做個了斷,可社裏領導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專門找她談話對她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規定,不許自我發揮越雷池半步,使整個過程像是演戲,自己還是說著別人台詞的替身,沒有了激情和趣味。臨走前領導又委婉的告訴她市裏正在和安琪公司談投資的事,她可不能添麻煩,並暗示她新聞部主任要調走,某個副主任接班後,她很有可能來填這個副主任的空缺。在人才濟濟的報社,不到三十歲能當上副主任不容易,陳星並沒有官癮,但新聞部副主任的位置她願意幹,她認為這能體現她的價值,也為她實現做一個知名記者的夢想又近了一步。領導這番軟硬兼施,弄得陳星不知如何是好。這些天感情和理智在她內心激烈碰撞,結果總是白天理智占了上風,到了晚上又一敗塗地,眼下到了現場還拿不定主意。

陳星深吸了一口氣,先不去想一會兒記者會上怎麼辦,開始悄悄觀察周圍的同行們。

安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他們的這次中國之行目的是來進行新產品的宣傳。因為他們的董事長美籍華人張天齊就是從這座小城走出去的,這是他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回家,所以才把這裏作為世界巡回宣傳的第一站。

張天齊本是一個孤兒,在這裏的孤兒院長大,他的成功經曆在這裏已是家喻戶曉的傳奇。這個傳奇流傳最多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張天齊從小胸懷大誌,刻苦學習,頭懸梁錐刺骨,考上大學並出了國,靠著給人刷盤子、洗碗完成博士學業。畢業後他先是當一名外科醫生,後來娶了一名華裔的基因研究員,兩個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思想上一起進步,工作上互相幫助。他們省吃儉用負債累累研製出一種智能寵物狗,最後通過它,用了十年時間,在年近不惑時成為億萬富翁,唯一的遺憾就是他相濡以沫的結發妻子在他們公司開始壯大時離他而去。中年喪偶是很痛苦的,但對於富豪到也不好說。不過,這個張天齊也從未再娶,有些報道甚至說他過著不近女色、不食葷腥的近乎修道般的生活,再加上他也具有資本主義國家富翁回報社會的慈善精神,在新聞媒體尤其是中國媒體中有很好的口碑。我們再說回這種智能寵物狗的發明,據說是張天齊夫婦在研究人類基因的時候,意外發現人類的一小段基因與智力有關係,他們用狗做實驗,在狗的基因中找到相似的片段,並嚐試改變它使之與人類相似,奇跡發生了,做實驗的小狗出現了智力提高帶來的某些異於同類舉動。用一些評測人類智力的方法測驗,他們發現這隻狗的智力竟然近似一些低齡兒童。張天齊夫婦看到了其中的商業價值,斷然放棄已略有眉目的人類基因與智力這方麵的研究,轉而研究如何改造狗類的基因,又相繼實現了對毛發的顏色、四肢的長短以及生育的後代不出現智力遺傳等的基因控製,培育出暢銷世界各地的智能寵物狗,從中獲取了巨額的利潤。

在這個充滿競爭、欺騙、誘惑的現代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像是隔了一堵無法逾越的牆,我們可以上天入地,卻走不進鄰居家客廳的沙發,而一個人最好的朋友卻常常隻有自己養的寵物。如果有這樣一隻小狗:乖巧可愛、漂亮伶俐、外形可選,既能看懂電視、又會操作物品,會畫畫、會跳舞,能明白主人的喜怒哀樂,也能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最重要的是對你絕對忠誠,誰會不喜歡?陳星身邊就曾有過一隻,和她還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隻是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