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曾讓無數人為之感動的《星星之我心》、《媽媽再愛我一次》,我看過之後卻毫無反應,所以一直以來我認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觸動我的靈魂深處。
一高三,為了體育達標,也為了高考這項偉大的革命事業,學校要求每位學生都得晨跑。
每天人們在跑步的途中都能看到:老太太坐在輪椅上,迎著旭日,看著在操場上打球的學子們,一臉的安祥和幸福;老伯則總是寸步不離地陪在身旁,時而為她揉揉肩,時而俯下身親聽老太太的耳語,繼而倆人相視一笑。每次從他們身邊經過,我總會放慢腳步,欣賞這一番旭日中的夕陽紅。
每看到校園裏、大街上一對對男女手牽著手呢喃著什麼時,我總會想起那兩位老人,誰說“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古稀之年的他們還能如初戀般恩愛,勇敢地麵對病痛和死亡的臨近,讓人不由地想到那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歌詞,這確是我所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並足以感動一生。
二大學時,我一直認為自己在這個班級中是無足輕重的人,我不會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與損失。畢業聚餐那晚,大家在觥籌交錯之際,我卻不堪冷漠,獨自離開先回宿舍了。迷糊中聽見鑰匙在轉動,一位室友在她人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回來了,上鋪的亞子幫忙把她弄上了床。大家都離去時,亞子拿起桌上一本書,“卟哧卟哧”地替我驅趕著周圍的蚊子,最後,又幫我把外露的蚊帳重新墊回在席子底下,讓我免遭蚊子咬。我的心莫名的動了一下。
原來還有人關心我,我對她曾經的冷漠與她的種種好處同時出現在腦海裏,她讓我羞愧不已,感動也更多了幾分。
三在某公交上,車廂裏已滿座。靠站時上來一對母女,其中小女孩隻有五六歲。隻聽靠窗的一個小女孩叫了一聲“媽媽”,媽媽便把她從座位上抱了起來,將那個座位讓給了那對母女。
或許是小女孩尊老愛幼、禮貌讓座的舉止讓我感動,但如果沒有母親默契的配合,這幅美景就不複存在,如果她置女兒的禮貌於不顧,或許會在她女兒脆弱、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細小的細節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便是“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四姨家的小表妹貪玩成性,作業不催不做,小妹妹也不肯帶,姨老是為此生氣,我也總覺得農村孩子很調皮,沒有城裏孩子聽話可愛。那天我逛街回來,帶了點瓜子。小妹妹要走時想用塑料袋裝點瓜子。我說你想吃直接拿就是了,何必要用塑料袋那麼麻煩。原來她想帶給自己的媽媽。當時我就直愣愣地看著一旁的表妹,發現原來她也有可愛之處,我能感覺到寂靜已久的內心深處,有東西在咚咚地跳動。
在兒女隻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現在,媒體叫囂著“養育之恩何以回報”的時代,我那小妹妹竟已懂得反哺,雖然這哺之物非她所有,但這個心、這種意識卻令我感動。
我們的周圍其實並不缺少感動的人和事,隻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一旦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身邊的人和事,感動就在身邊。當我第一次看見這些動人的畫麵時,靈魂深處那根弦總會跳動幾下,即使事過境遷,但仍餘音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