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鄉鎮縣城,麵臨競爭殘酷的社會,我知道就業的艱辛,為了不讓父母勞累過度,我找了份家教,把一星期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有了大李這個朋友我決定把星期三晚上洗衣服的時間騰出來陪大李。大李異常感動得非要幫我洗了衣服才同意出外散步。我們在一起經常爭著講話,講班裏的事,同學的趣聞,老師的學識。我和大李在一起很自在,大李也認為麵對生活沒必要緊張,要學會玩。我們總是輕鬆地聊天,然後到“雲南過橋米線”館吃飯。我不再吃辣椒油,悠然地喝著米線湯品味著大李對米線的感受。大李看我陶醉的樣子還認為我沉醉在米線的傳說中。還有米線的傳說?我沒有聽說。大李呶呶嘴,原來在米線館牆上掛著一大匾,因為是篆體字所以我不知寫的是什麼。大李說那是一個講述米線由來的美麗傳說。我隨著大李動情的簡述,眼前仿佛出現一位古裝年輕女子為了不讓博取功名而讀書的丈夫吃涼飯,就提著盛著滾燙的雞湯米線的砂鍋,跨過流水小橋,急急忙忙地走在荊棘叢生的小路上。
大李有意問我是不是怕長小痘痘而不吃辣椒,我自然不承認是因為他的緣故,便賣乖說是怕上火後謾罵大李。大李說我是大方、磊落、豪放之女孩,即便挨我罵也是幸福的。大李看我臉紅不作聲,悟我乃性情中人,便不再開我玩笑地牽我手顧左右而言他。
我不知怎的害怕對大李流露溫柔之情,我感到將來的人生注定是各奔東西,我不願自己今日的傾心相待換來日後更加痛苦的離別。大李明白,但他不希望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他渴望成為傳說中的辛勤女子為我奉上溫馨的米線。我接納他衝動的情感可不願他將來會身不由己地離開我,像他風流倜儻的江南藝術之俊男,清貧和單調的生活一定會耐不住的。我考慮再三還是壓抑情感,在和大李相知相戀的日子裏沒有以夫妻相待。終在畢業之即,我們一起走進那結緣的米線館為彼此即將勞燕分飛吃一頓散席宴。我們默然相對,還是大李遞上筷子,倒入香油,他悄悄要了辣椒油,我使勁地把辣椒油往碗裏倒,大李把掛了一層厚辣椒油的碗端到自己跟前笑笑說,今天我吃這一碗!為了大李的這句話我一陣哽咽,大李攪拌了一下米線低頭吃起來,吃得還不到一半大李又苦笑一聲搖頭說道:“你說得對,我不適應吃辣椒,但我願意陪你吃,更願意做給你吃,什麼時候想我,就打電話,我會回到你的身邊。”為了大李的這句話我一陣哽咽,淚水奪眶而出,我怎能不憧憬那甜蜜的愛情。現實呢,真的如人所願嗎?我輕輕地搖頭,再見吧,大李,熱情大方的朋友,體貼入微的男孩。
今天,坐在熟悉的米線館,物是人非,大李已不是這裏的坐上客,我巡視身邊卻再也不見那熟悉的眼神,親切的目光。唉,誰解我心?誰能排遣我心中鬱悶?誰又能真正體會我吃米線的原因是為了在找尋幸福的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