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弟弟的少年時代(1 / 2)

蔡學利

弟弟在少年時代就離開了成都,離開了學校,回家了。

那天,爸媽急急的打來電話:“小閱,弟弟給你打電話了嗎?他沒上學了,從學校跑出來不知道去哪兒了。他的老師剛給我打過電話。可我們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接,要不然就關機,要不然就是發短信也不回。這可怎麼辦啊?你想想辦法,試著和他聯係一下,具體現在到底在哪?可千萬不要有事啊!”

怎麼又是弟弟!又要讓全家人都為他擔心!出走?發什麼神經?

弟弟開始上初中時,我們家就不得安寧。他從來沒有對待學習認認真真過,總把它視為可有可無。憑著小學的基礎,他的聰明頭腦,他的排名在班裏還挺不錯,前三名,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重點中學裏,弟弟不想學但仍擁有這麼好的學習成績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也是爸爸媽媽倍感驕傲的。可到了初三,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弟弟對學習產生了排斥心理,他不要上學了。

退學--對全家人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弟弟是爸媽唯一的兒子,學習成績也不錯,如果真同意他退學了,那這個家對他所寄予的一切希望也就白搭了,更何況他這麼小,才十三歲啊!退學後又能做些什麼呢?

爸媽的一番苦口婆心及老師敦敦教導和同學們的誠心勸導總算沒有白費,弟弟同意不退學,但他也不留在原來的學校,說要去河南嵩山少林武術學院。爸媽傻眼了,但這與弟弟所提出的退學比起來,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一切都按弟弟的意思來辦。

爸爸親自把弟弟送到了學校。弟弟走的那天,關切地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要擔心我,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我也會認真學習的,你自己在家要照顧好自己。”媽媽哭了,弟弟毅然決然地走了。

第一年在河南,弟弟發展一切都還順利,刻苦的學武,認真的學文。每次和弟弟通電話,都感覺他長大了好多,不僅讓爸媽放心他在學校的一切,還讓爸媽不要為他操心,還讓我好好學習。他是真的懂事了,在學校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在一次校運會上,還奪得了散打第一名!我們發自內心地為弟弟感到欣慰。

第一個寒假,弟弟回家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往日白白淨淨的他完全變了,又黑又瘦。心疼到流淚,我也為之動容。

過完假期,弟弟回到學校,依舊刻刻苦苦地學著,依舊讓家人自豪著。可是到了第三學期,又變了,弟弟的一個電話,扯斷了我們的夢。我們的風箏斷了線。

它到底想怎麼樣呢?

弟弟說,他堅持不下去了,教練太嚴格了,學校生活太苦。還沒說完,媽媽又哭了:“兒子,既然這樣,咱就回家吧!”

弟弟又回家了。這年,弟弟十四歲。十四歲是花一般豔麗的年齡啊。我柔弱的弟弟在他燦爛的青春歲月裏,又要做何選擇呢?未來的路還很長的啊!

爸爸媽媽一時亂了方寸,愁眉不展,一家人在沉默中一天又一天度過。“翔,去學電腦吧?”或許是因為呆得太無聊,亦或是弟弟不忍心拒絕媽媽的請求,終於有一天,媽媽對弟弟提出了要求,他馬上就點了頭。爸媽去給他找電腦培訓班,一切安排妥當。弟弟又開始忙了。

好景不長,不幾天的功夫,他又耍性子,呆在家裏,話也不說,也不去培訓班,任憑爸媽怎麼問,他就是不開口。爸媽急了,我也無計可施,我隻是覺得他怎麼可以這等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