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場大全集
華業編著
中國商業出版社
第一章 氣場是魅力場
本質上,氣場是一個人的魅力場:一個人的性格、言行舉止而形成的個人魅力,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素,如同磁場吸引的局麵,也就是吸引力的源泉所在。
全球政治圈、財經圈、娛樂圈金字塔尖人物都在運用的成功秘密就是氣場。
氣場無時不在左右人們命運
為什麼有的人長相並不出眾,卻總是吸引著眾多的人聚集、圍繞在他身邊?為什麼有的人地位並不高,但一開口總是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就按著他的意思去做?
答案很簡單:他們擁有強大的氣場。如美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林肯總統,外貌和舉止“像個鄉下人”,被眾多政敵譏諷為“長臂猿”,但他卻成功地在總統角逐中勝出。馬丁·路德·金是一個黑人,他在美國種族歧視最嚴重的時期,為爭取黑人的平等地位而抗爭,不僅得到了黑人的擁護,還得到了很多白人的支持……
氣場,指的是用一種為別人所易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與拿“槍”威逼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同,氣場是非強製性的,它通過影響他人內心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顯然,相比強製力而言,氣場的影響更強大、可靠且持久。
每個人都有氣場,差別隻在於大與小而已。政治家運用氣場來贏得選舉,商人運用氣場來兜售商品,推銷員運用氣場誘惑你乖乖地把金錢掏出來。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覺之間,也會把氣場施加到你的身上。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在別人的影響下生活著,就等於不屬於自己,就等於被別人的意誌給俘虜了。這樣的人即使再優秀,也不會登上一把手的位置。”的確,氣場弱的人隻會生活在他人的陰影下。
一個有強大氣場的人,身邊總是會有很多的朋友,因為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會受到他的吸引;一個有強大氣場的領導,做起事來總是感覺更輕鬆自如,下屬也總是更願意真心接受他的領導;一個有強大氣場的職員,不但更易被領導欣賞,輕鬆地讓領導接受自己的建議,而且也能更廣泛地影響其他同事。
成功從來不缺機會,缺的隻是辦法。專注地打造你強大的氣場,就從現在開始吧,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不要得過且過,也不要急於求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台,起於壘土”,隻要持之以恒,你就能成為一個一言九鼎、揮斥方遒的人。
氣場,一般認為指的是用一種為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氣場又被解釋為戰略影響、印象管理、善於表現的能力、目標的說服力以及合作的凝聚力等。
氣場表明了一種試圖支配與統帥他人的傾向,從而促使一個人去采取各種勸說、說服甚至是強迫的行動來影響他人的思想、情感或行為。無論是觀點的陳述、障礙的掃除,還是矛盾的化解、風險的承擔,具備該素質的人都會以願望或實際行動的方式推動其達成或實現。因此,這類人通常能夠在一個團隊裏樹立個人權威。
具備氣場素質的人通常表現出以下行為,包括“提請他人注意資料、事實與依據”,“利用具體的事例、證明”,“強化自己的支持者,弱化自己的對立麵”等。
氣場與人際理解力、服務精神等素質的核心區別在於,氣場是為推動他人達成個人所期望的目標而服務;而人際理解力與服務精神更多是為幫助達成他人的目標而采取行動。
同樣一句話,出自不同人之口,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這就叫氣場!
氣場是與一個人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知名度有著直接關係的。
韓寒是一個很有氣場的人!很多人其實也敢於說出我們想說卻沒機會說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說或者幹脆就不敢說的話。但,他們不是韓寒,他們沒有氣場,所以,他們說出的話即便與韓寒一樣大膽,一樣精彩,也無人關注。這種不同,就是氣場!
這個世界上藏龍臥虎的人太多了,有才的人也太多了,但因為他們沒有政治地位、沒有社會地位、沒有知名度,於是也就沒有了氣場。所以,他們的才能也就隻好被默默的埋沒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別人甚至是眾多的人麵前說話自如、有影響力,都想自己能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歡迎。
用好氣場說話術,就能擁有氣場!比如:教師、培訓師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風采非凡且學生都能掌握自己講授的知識;管理者都想自己說話下屬能夠聽從且自己對指令的表達完全無誤;谘詢師都想能與客戶在投契的關係中引導對方走向成功;銷售人員更是想通過自己的說話表達等溝通方式達成大筆的交易……
其實任何人在潛意識中都有提升自己公眾氣場的需求,而這一需求的達成,往往是通過公眾說話能力及與人的有效溝通來實現的。
氣場是一種神奇之力
什麼是氣場?
氣場是指能夠左右或改變他人或群體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美國著名雜誌《財富》是這樣詮釋氣場的:氣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隻有它的影響或效果可以感覺到;不論是名人、偉人或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擁有可以影響他人的力量;氣場來自不同的方麵,一些有智慧的人有能力影響那些擁有權力和地位的人,有的人似乎更勝一籌,他們改變了大眾的行為方式,他們是作為顛覆者的角色的創建者;氣場與氣場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的。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氣場,因為氣場是一種獨特的魅力,時時刻刻影響著周圍的人,並且能給予對方一種神奇的力量。
希特勒是個十分擅長運用自己的內在力量激起人們對他的敬畏和忠誠的人。見過希特勒的人似乎很難向別人傳達他的氣質對自己的影響。那似乎是一種從他身上輻射出來的精神磁場,它可能非常強烈,以至於幾乎可以實實在在地觸摸到。
實際上,氣場無形無聲,卻力道剛勁。人與人的交往就是意誌力與意誌力的對抗,氣場便在其中彰顯出來。氣場是一種讓人樂於接受的控製力;氣場也是一種出色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是一個人在群體中價值的集中表現。總之,氣場能讓你的個人品牌光耀卓絕,能讓他人心甘情願成為你忠誠的信徒。
有意思的是,與權力不同,氣場不是強製性的,它在發揮作用時是一個十分微妙的過程,它總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態度和信念。當然,它確實涉及了權力的某些方麵,但它是通過人際勸服來進行的微妙的過程。與赤裸裸的權力相比,氣場沒有那麼直觀——從它的本質來看,氣場比較間接和複雜。別人甚至意識不到你在使用氣場的技巧。這種非直觀的、更為微妙的本性賦予氣場一種內在的神奇的力量。
距今兩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統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問道:“現在天下,還有什麼地方不屬於我?誰敢不服從我?”
群臣同聲回答說:“全印度都被大王統一了,沒有一個不稱臣服從大王的。”
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來說:“啟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龍王,不屬於大王。因為龍王向來不遣使臣來問候大王,也沒有任何寶物進貢。由此可見,他不屬於大王。”
阿育王想考驗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夠懾服龍王,因此發動了千乘萬騎的兵將,敲鍾擊鼓,旌旗展揚地來到海邊。阿育王厲聲向大海呼喊道:“龍王,你在我的國界內,為什麼抗拒而不來見本大王?”他雖然再三地呼喊,龍王卻安然不動,視若無睹。
阿育王問群臣說:“有什麼妙法,可以使龍王不得不出來?”
這時,有一位尊者,稟告阿育王說:“時機若到,就可以使龍王出來。現在因為龍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來歸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龍王的福德比較大,可用黃金二斤,一斤造龍王像,一斤造大王像。兩尊金像完成之後,比量其輕重,就可以明白誰的福德大。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的。”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辦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後,稱驗的結果真的是龍王的像重,阿育王的像輕。
尊者說:“龍王的福德,超過於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較重。大王的福德不夠,所以比龍王的像輕。若想輕者變重,必須修德培福,才能如願。”
阿育王聽聞尊者的開示之後,知道自己的福德淺薄,深感慚愧,因此下定決心,廣種福田。從此每天精修佛法,又叩大頭(大禮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虔誠地禮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把私人的財產,全部供養三寶與布施貧窮。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廣造佛像,印贈佛經,不計其數。如此福德,使供在密壇上的龍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說:“這樣的福德還不夠大,要使龍王像向大王頂禮,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夠大。”
於是,阿育王接受尊者的指導,取佛陀舍利四升,粉碎七寶末,而造八萬四千寶塔。又受護法神的協助,將此寶塔舍利,分遍閻浮提,同時安置供養。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國去宣揚佛法,使佛法遍布於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斷的精修佛法,廣種福田。到了最後,連阿育王自己睡覺用的枕頭,也拿去賣掉,來供養三寶。這時,龍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頂禮。
尊者就向阿育王說:“現在可將兩尊金像,再稱驗其輕重。”真是不可思議,阿育王像已經超過龍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說:“大王可以征服龍王了。”
阿育王非常高興,便如前次一樣,帶領著大軍來到海邊。這時,龍王立即變化成一位青年婆羅門,來到阿育王的麵前,長跪問候請安,並貢獻許多珍寶,自稱小臣。
通過阿育王征服龍王的故事,我們知道,一個人在影響他人的過程中,如果把“強權就是公理”作為影響別人的手段,注定是要失敗的。有時,對方或許表麵上表示同意和讚許,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因此,每個想取得成功的人都要懂得,影響別人不是強迫別人,不斷地嘮叨直到別人同意,而是采取合理的方式給予對方建議,使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行為。
氣場助你走向成功
擁有氣場的人,往往是社會中最具成功素質的人。
對任何人來說,如果渴望獲得成功,或者是想正麵地影響所處的社會,就必須首先要立誌成為一個有氣場的人。如果你想建立健全的家庭,你就必須能夠正麵地影響你的家人,特別是你的孩子;如果你想在辦公室如魚得水,你首先要有影響同事的能力。
不管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如果你能通過修煉而成為具有氣場的人,那麼,你就能夠更快、更有效率地實現你的目標。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注重氣場的修煉。俗話說“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氣場就是這樣的“好風”,隻要善於運用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也都有著自己的氣場,隻不過是或大或小而已。目前,你的氣場可能微不足道,但你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一旦成了氣候,你可能就是一個主沉浮、執牛耳的人。
綜觀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哪位又不是贏在氣場?像中國民眾中最有氣場的中國企業家——海爾的張瑞敏、聯想的柳傳誌、搜狐的張朝陽、長虹的倪潤峰、中信泰富的榮智健、萬向的魯冠球、“娃哈哈”的宗慶後、東方集團的張宏偉、UT斯達康的吳鷹等。再看看體育圈中,籃球明星姚明,曾在美雜誌評選的全球體育界最有氣場人物中排第25位。全美知名體育專業雜誌《體育新聞》對他的點評是:他從銳步那裏拿走像勒布朗·詹姆士一樣數目的錢。而隨著NBA在中國擴張市場,姚明成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迅猛國家的喬丹式人物。在《亞洲周刊》選出的50位亞洲最有氣場的人中,李玟也名列其中,成為亞洲惟一入榜的藝人。她入選的原因是:歌聲超級有氣場,她的一舉一動,也深深影響了亞洲的許多華人。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抱負和追求,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為他人做嫁衣裳。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的氣場,即使你是一株小草,也要讓人們聞到你的芳香,學會嗬護和發展自己,慢慢成長為一棵能遮風避雨的參天大樹。
這天,公司兩位中層領導在一起吃午餐。
“你接到通知了嗎?小黃被任命為總經理了,這真讓我覺得意外!當時他和小李、小曹一起競爭,現在他被晉升了,那這三個人的關係又怎麼協調?”
“上麵顯然認為小黃能夠更勝任。”
“雖說有一定道理,可是小李的工作業績也是非常出色的,而小曹就更不用說了,他在我們這行是資格最老的。幾年前,我曾跟小黃一起工作過,他雖然不錯,但是有待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我不太了解小黃這個人,但是看起來他總是表現出很有涵養的樣子。在他身邊工作的人,都說小黃有一種獨特的力量在影響著他們。我想那就是涵養吧!”
“可是涵養又代表了什麼呢?小李是公司的銷售總監,由他負責的銷售區的業績是本公司最高的一區。話說回來,我不是不喜歡小黃,隻是不了解他是如何在與兩個實力如此強的人的競爭中勝出的。”
“是呀,上麵好像就是比較喜歡他。”
如果你曾經在某些大公司做過事,這樣的談話你必然聽到過或者參與過。對上級選人有置疑的反應,就像我們辦公桌上的無用文件一樣多。
一般上級在晉升人選時,都會認為自己的決定絕對客觀、正確。他們會說,這位在較低職位上已經被證實是個能幹的人,應該給他承擔更大職責的機會。然而當績效高的管理者與氣場高的管理者在一起競爭時,前者經常會被忽視,原因就是氣場高的人除了工作績效達到標準之外,還能給人有管理能力強的鮮明印象。他們對上級施加了氣場,因此就有晉升更高職位的機會。而事實上,他們在晉升之後,確實也能創造更高的績效,這也證明了上級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
諸多人的成功經曆告訴我們:無論你從政、經商、搞經營、搞管理還是做學問,無論你是企業家還是班組長、工人,如果想取得成功,那就要立足於本職工作,從培養、施展自身的氣場做起。
當然,對一個人來說,氣場從弱小到強大是需要過程的。人們一般首先接受的是自己所見所聞的氣場。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認為你值得信賴,擁有令人景仰的品格,那麼,他們會認為你是他們生命中有氣場的人。如果他們對你的認識越深,你的信用越好,那麼,你的氣場提高得就越快。我國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說過:“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和。”不可否認,當一個人具備了荀子所言的這些條件,那麼,他就擁有了極高的氣場,而這時,他離成功就已不遠了。
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氣場,那麼,就讓我們盡情地發揮、運用好氣場吧,使氣場成為我們追求人生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
營造你在單位的氣場
你是否注意過,往昔那些被人敬重的同事絕大多數都已更上一層樓,有不錯的發展;而那些被看輕的同事大多都不怎麼樣,很少有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