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賑民(1 / 1)

不得不說古代法律的嚴明,在現代,犯搶劫罪的,也就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在古代便是死刑。可為何在重典治理下,盜竊依舊猖獗呢?這個搶劫犯受到了法律的製裁,而那個劫持我的劫匪,他又在何時才能被法網所收呢?

回到宮中,皇太極便向我收取情報。

“你出了一趟宮,收獲如何?”

我道:“回皇上的話,育嬰堂已建成,老人和孩子也幾乎安頓完畢。他們的臉上也逐漸現出了歡樂。請皇上寬心。”

皇太極的臉上也撤出一絲不為察覺的笑意:“那就好。”

我繼續道:“隻是……”

“怎麼?”皇太極充滿疑惑地盯著我,“有話快說,別吞吞吐吐的。”

我道:“百姓如今正鬧饑荒,一鬥米要八兩,百姓們無法維持正常生活,大多都出來幹偷雞摸狗的事。導致盜賊繁興。據臣妾所知,每日的搶劫案就有二三十樁。”

皇太極一驚:“怎麼會這樣?為什麼地方官僚在奏報中沒有提出?”

我道:“或許他們為了避責,擔心皇上會因此怪罪他們的處事能力,影響他們的仕途,才瞞了下來。”

皇太極道:“真是豈有此理,朕才剛登基,百姓就民不聊生,這如何使得?”

我痛心道:“而且,如今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每日推去斬首的人更是多不勝數。可憐他們在忍饑挨餓之餘還要與家人陰陽相隔。實在太可悲了。”

皇太極惻然道:“他們也是為生活所迫罷了,正所謂法不責眾,盜賊的為數眾多,豈可盡殺?朕要立即放寬刑罰,抓獲盜賊鞭笞五十後便放了吧。”

我道:“皇上仁慈。”

皇太極依然憂心忡忡道:“要改變這種現狀,還得從根本上入手。朝廷又得再一次籌資賑民了。”

我略一思忖,道:“出了發銀兩,最重要的還是籌資食物。畢竟,糧食才能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我看不如這樣吧,眼看我們後宮中每位妃嬪每頓膳食豐盛奢侈,為顯皇家富貴,每頓膳竟有六十四道菜。吃不完便拿去喂豬,要不然便倒掉,實在太暴殄天物了。姑姑不妨號召後宮貫徹節儉的美德,每宮妃嬪每頓膳食減為二十五道,而我的永福宮可減為十五道。這樣便可省下許多糧食救濟百姓了。此外,每宮還應籌集出一百兩銀子賑災。”

其實,禦膳房做的每一道菜,都是真材實料,份量非常充足。十五道菜已完全足夠我們永福宮所有人的膳食了,甚至還綽綽有餘。

皇太極疼惜地看著我,道:“這樣會不會太委屈你了?”我知道,他的疼惜隻是出於我為他的江山社稷出力而產生的感恩之念,並非出於對妻子的那種獨特的感情。

我搖頭笑道:“這並不委屈,太多了我也吃不下。與其浪費了,倒不如給有需要的人。再說,若是為了讓自己肚滿腸肥,便讓百姓忍饑挨餓,我吃得再多也不會有絲毫福澤。”

皇太極歎了一口氣,道:“也難為你想到這個。宮中的妃嬪大多都在殫精竭慮地想著要怎麼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或是如何攀上高位,有誰會想著黎民百姓的福祉?”

我淡淡一笑,要知道,我也曾經是百姓,自然知道物阜年豐對老百姓來說是多麼重要。

我謙虛地道:“皇上過獎了,臣妾隻是盡一己的綿薄之力罷了。再且,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我享受著皇上賜予的錦衣玉食,自然要替皇上分憂解困。另外,民間的一些胡同和偏街僻巷最容易成為帶圖劫財的場地了。因此,為了防止還有無辜百姓步我們的後塵,每條胡同與偏僻街巷都需要各派兩名士兵守著。這樣既增加了就業率,讓更多的人有工做,有飯吃,而且也增強了保衛力度,兩全其美啊。俸祿方麵若國庫負擔不起,可由臣妾的俸祿裏扣除。”

“這保衛百姓人人有責,怎麼能讓你一個弱女子承擔呢?我們大清的國勢已逐漸強大,還不至於連這點錢財都沒有。”

在皇太極的強令下,各宮嬪妃的膳食數量有所改動。自然,一些不識大體的妃嬪會怨聲載道,甚至紛紛到清寧宮向哲哲要個說法。老實的哲哲如何招架得住來勢洶洶的她們呢?幸好我早早地給哲哲灌輸了一套說辭,哲哲按著我的教法,一字一句地背誦道:“我們身為皇上的後妃,自然也要以大清江山為己任。皇上的子民也便是我們的子民,我們自當要節衣縮食,替皇上分憂。”這才把她們都按捺下去了。

三日後,我如常向到清寧宮向哲哲請安。皇太極下朝後,也來了,喜上眉梢地道:“朝廷前幾日發下了許多賑災糧食與帑幣,如今民間的饑荒得以抑製,百姓的死傷也逐漸減少了,真是國之大喜啊!”

我們福了一福,齊聲道:“恭喜皇上。”

皇太極看向我道:“玉兒,都是你的功勞啊,號召宮中節省開支,才能拯救窮苦百姓。說吧,你想要什麼獎勵?”

“應該的。”我道:“臣妾為百姓所做的隻求心安,隻求讓百姓安居樂業,並不圖賞賜。謝皇上美意。”

皇太極欣慰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