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他受不了我囉囉嗦嗦的一番說詞,還沒等我說完,他便大力讚成道:“你說得太對了,我明天上朝就頒道聖旨,讓官員們出資建這所育嬰堂。”
我欣慰地笑了。“謝皇上恩典。”皇太極不語。
我想起了什麼,站起身:“玉兒失陪一下。”
在皇太極充滿好奇與疑慮的目光下,我帶著雨晴回房,掏出了前兩日在銀庫裏取出的兩百兩銀子,遞給皇太極,“皇上,這兒有兩百兩銀子,是我和蘇茉兒的一點心意,送給老人和孩子。”
皇太極用眼神示意近身侍衛薩什庫接過銀兩,道:“好,蘭兒也捐了一百兩銀子。”他的眼裏充滿了笑意,可以看出他對這位心善人和的蘭兒是越來越喜歡了。
收下銀子後,他站起了身子:“那麼,我不阻礙你吃飯了,我要去清寧宮看看你的姑姑。”
“恭送皇上。”
又過了幾天清淨日子後,一天下午皇太極再次駕臨永福宮,而且他今天的臉色似乎不似上一次來時那般愉悅。我按捺著忐忑的心情朝他福了一福道:“皇上下朝了?”
他神色凝重地坐下,發出一個帶著怒氣的字:“哼。”
我關懷地道:“怎麼了?皇上可是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兒?”
皇太極憤然道:“前兩日在朝堂上朕頒布了這道聖旨,修建育嬰堂。就連吳克善在科爾沁聽說後也都命人貢上一百兩銀子,祿米九十石,朝廷竟無人願意解囊。你說他們的聖賢書都讀哪去了?平常說得那麼大仁大義,如今到真正要出手相助時,卻一毛不拔。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不懂嗎?氣死朕了。你說,朝堂上一個個頂天立地的大老爺們,心胸仁德,竟然都比不上女流之輩。大清國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我溫言勸道,道:“皇上別著急,慈善事業總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強迫不來的。”
皇太極越來越氣憤:“如何心甘情願?他們如此冷漠,好像不是自己的爹娘、孩子就用不著照顧、用不著關愛。他們也不想想,若流落街頭、衣食不保的是他們的爹娘、孩子,又或者是他們自己呢?”
在聽到他說這番話後,我在心中對他的種種埋怨、不滿在這一刻煙消雲散了。不管他待我如何,他終究是一心為民的好皇帝。
我欣慰地道:“皇上愛民如子,實在是大清朝的福氣。百姓的福祉,還是要靠朝廷來照顧的。咱們得實行一些措施,鼓勵官員們主動資助。”
皇太極仿佛看到希望的曙光那般,挑眉看我道:“你可又有良策?”
我提議:“給大力捐款的官員們一些甜頭。”
皇太極認真地看著我:“什麼樣的甜頭?”
我思量了片刻,道:“把慈善政績作為他們考評的一部分。當他們資助錢財達到一定數目時,給予他們獎賞。根據他們的能力而采取不同的獎賞形式,或加官進爵,或封蔭子孫,或賞賜美譽等。”
“好主意,玉兒,謝謝你,你真不愧是大清的福星。”皇太極高興得奪門而去。
皇太極按著我的法子呼籲朝臣捐款成功了,大臣們紛紛解囊。朝廷還請了最頂尖的工匠,育嬰堂已經開始施工了。
兩個月後,在關雎宮海蘭珠歡天喜地地告訴我,育嬰堂已經建成了。我順便問了她,皇上此刻在哪兒,她說在書房。
當雨晴得知我要去向皇太極申請出宮令牌下民間看看古代的育嬰堂是什麼樣的後,不可思議地道:“你以為是《還珠格格》啊,說出宮就出宮。你別被瓊瑤阿姨騙了,古代的妃嬪是不能隨意出宮的。”
我恨鐵不成鋼地白了她一眼,道:“你怎麼一點實現願望的勇氣都沒有呢?仗還沒打就先泄了自己的氣,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
雨晴啞口無言,被我一同抓去皇太極的書房。在路上,我一直思考著如何才能說得大義昭然,讓他不得不答應。
越想越來勁,腳步不由得加速前進。到了書房門口,皇太極正專心致誌地看書,我卻怯懦了。畢竟,雨晴說得很對,古代確實沒有妃嬪出宮的先例。
但既然已經來了,我隻得硬著頭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