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在文學藝術,包括音樂、繪畫、書法、舞蹈、歌唱等等方麵,甚至在衣、食、住、行,園林布置,居室裝修,言談舉止,應對進退等方麵,都有所謂雅俗之分。
什麼叫“雅”?什麼叫“俗”?大家一聽就明白,但可惜的是,一問就糊塗。用簡明扼要的語句,來說明二者的差別,還真不容易。我想借用當今國際上流行的模糊學的概念說,雅俗之間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決非楚河漢界,畛域分明。
說雅說俗,好像隱含著一種評價。雅,好像是高一等的,所謂“陽春白雪”者就是。俗,好像是低一等的,所謂“下裏巴人”者就是。然而高一等的“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低一等的“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究竟是誰高誰低呢?評價用什麼來做標準呢?
目前,我國的文學界和藝術界正在起勁地張揚嚴肅文學和嚴肅音樂與歌唱,而對它們的對立麵俗文學和流行音樂與歌唱則不免有點貶意。這種努力是未可厚非的,是有其意義的。俗文學和流行的音樂與歌唱中確實有一些內容不健康的東西。但是其中也確實有一些能對讀者和聽眾提供美的享受的東西,不能一筆抹煞,一棍子打死。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嚴肅的文學和音樂歌唱,還是俗文學和流行音樂與歌唱,所謂雅與俗都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隻能是:能在美的享受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淨化人們的心靈,健全人們的心理素質,促使人們向前看,向上看,向未來看,讓人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類,願意為實現人類的大同之域的理想而盡上自己的力量。
我想,我們這一套書係的目的就是這樣,故樂而為之序。
199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