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實”一詞很難說是褒義或者貶義。說你這個人太老實,那無異於罵你是個大笨蛋。因為事都是你做的,可最後好處全都是別人的,所以最容易吃虧、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總是像你這類人。這裏的“老實”是貶義。但是如果說你這個人很不老實,那無異於罵你是個大壞蛋了。因為事都是別人做的,可最後的好處卻全都是你的了。做人這樣奸詐刁鑽,已是走向了“老實”反麵的極端。當然,沒有人想當“笨蛋”,也沒有人想做“壞蛋”,誰也不想讓別人說自己“太不老實”,但也沒有誰想讓別人說自己“太老實”。因此,做人不要太老實,但又不能太不老實。做人不能太老實,又不能太不老實第一章〖1〗第一章做人不能太老實,又不能太不老實1.人要活得瀟灑一點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認真,就是嚴肅對待,從不馬虎。人們對於認真的最早認識大概始於小時候上學的第一天起,那時,老師天天站在講台上,告誡我們做題、寫字要認真,不要粗心大意,馬馬虎虎。這樣,日久天長,我們便養成了凡事認真對待的良好習慣。正因為人類有認真、執著的進取精神,科學的壁壘才被一個個攻破,人類文明才得以發展。
認真是研究學問追求事業卓越的法寶,但它不是萬能的,如果把這種精神當作人際交往的原則,對待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也錙銖必較,“明察秋毫”,眼裏不容半點沙子,過於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那可能事與願違,大勢不妙。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鏡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巒;肉眼看很幹淨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滿目都是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毛病,恐怕那家夥罪不容誅、不可救藥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諸事遂願。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於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大多數人。他們極有胸懷,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目光如豆,從不斤斤計較,糾纏於非原則的瑣事,所以他們才能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
不過,要真正做到不較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養,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維方法,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屬出半點毛病,動輒捶胸頓足,橫眉立目,屬下畏之如虎,時間久了,必積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並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攬的,何必因一點點毛病便與人鬥氣呢?可如若調換一下位置,挨訓的人也許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緒。
有一位同事總抱怨他們家附近副食店賣醬油的售貨員態度不好,像誰欠了她幾百元錢似的,後來同事的妻子打聽到了女售貨員的身世,原來她丈夫有外遇離了婚,老母癱瘓在床,上小學的女兒患哮喘病,每月隻能開二三百元工資,住一間12平方米的平房。難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這位同事從此再不計較她的態度了,甚至還想幫她一把,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場所遇到不順心的事,實在不值得生氣。素不相識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別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種煩心事使他這一天情緒惡劣,行為失控,正巧讓你趕上了,隻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們就應寬大為懷,不以為意,或以柔克剛,曉之以理。總之,不能與這位與你原本無仇無怨的人瞪著眼睛較勁。假如較起真來,大動肝火,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釀出個什麼後果,那就犯不上了。與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較真,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假如對方沒有文化,一較真就等於把自己降低到對方的水平,很沒麵子。另外,對方的觸犯從某種程度上是發泄和轉嫁痛苦,雖說我們沒有分擔他痛苦的義務,但客觀上確實幫助了他,無形之中做了件善事。這樣一想,也就容過他了。